永續關懷

分享心發現

【讓夢繼續遠傳】為扭轉貧童教育而生!林子鈞「遠山呼喚」從尼泊爾出發,將前進菲律賓與東馬

2023/06/19

(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我們七年前在尼泊爾服務的第一批學生,現在要升大學了,其中有幾位還申請到首都的大學。」

「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今年五月才剛從尼泊爾回來,他開心地分享著這個好消息,直言這在當地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成立於2015年,「遠山呼喚」是一個以深入世界偏鄉,為貧童扭轉教育環境而生的非營利組織,林子鈞所求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教育改變貧童的人生。「遠山呼喚」官網上寫著,組織迄今已幫助6,000位孩童獲得穩定教育。不過林子鈞說,這已經是去年的數字了,現在確切數目多上許多……

 

遠傳friDay影音:→遠山呼喚 | Out of Box讓夢遠傳 微電影

 

尼泊爾廓爾喀是林子鈞成立「遠山呼喚」的起點。(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從尼泊爾出發,遠山呼喚要讓孩童重新走回教室

「遠山呼喚」是林子鈞的夢想,或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這個夢想已成使命。

三年前,遠傳為支持年輕人追求夢想,曾拍攝「讓夢遠傳」系列微電影,其中一個主角便介紹了林子鈞的「遠山呼喚」。

高中時,林子鈞曾到尼泊爾的廓爾喀擔任短期志工,沒想到離開後,當地2015年發生了規模7.8的大地震,震央就在廓爾喀。出於一份情感,他在台灣發起募款活動,希望為尼泊爾盡份心力。而在地震發生三個月後,他還號召志工前往廓爾喀,沒想到在發送物資時,發現當地孩童為了討生活,男孩變成童工,女孩被迫童婚,失學率高達42%,這讓林子鈞感到不捨,強烈趨使他有所行動,自此成立「遠山呼喚」,以實際作為協助當地孩童,慢慢走回教室。他要像一座堅強厚實的山,陪伴這群孩童走向光明、長遠的未來。

 

希望尼泊爾的孩童可以重新走回教室學習,是林子鈞初衷。(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對孩童、對林子鈞,這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林子鈞指出,一開始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既要拓展人際關係,還要改變孩童家長對教育的不正確認知,尤其要大人在生計與教育間取得平衡,更是難上加難。林子鈞年紀很輕,骨子裡卻充滿冒險精神,他勇於接受挑戰,過程中面臨的挫折他一一轉化、克服,一步步導入資源,培訓師資,同時協助在地NGO建立長期教育制度。

 

林子鈞希望透過教育環境的改善,可以讓孩童有機會改變人生。(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林子鈞說:「遠山呼喚的理念不只是提供當地有品質的教育服務,而是希望可以永續,當地人必須要接手。當當地人可以接手,台灣團隊就可以離開,繼續去別的地方服務。讓當地人擁有教育的主控權,才是真正的長遠影響力。」也因此,「遠山呼喚」自成立之始,就設定了以「離開」為目標的退場機制。

 

遠山呼喚必須與當地NGO合作,這條路才能走得長遠永續。(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不受疫情影響,擴大觸角到菲律賓與東馬

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拍攝完「讓夢遠傳」微電影的三年後,恰巧正值疫情肆虐之際,不少人夢想被迫停止轉動。還好,疫情反而讓林子鈞與團隊更加壯大,還有了其它發展可能性。

 

遠山呼喚發起許多專案,除了教育學習,也有營養午餐計畫。(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舉例來說,「遠山呼喚」在疫情期間發起了幾項計畫,其一是透過疫情學習包計畫,協助尼泊爾建立遠端教學條件,讓教育不受疫情影響繼續進行,同時將範圍擴及到許多之前沒有服務過的學校,並且有能力與市政府攜手進行跨區域、跨學校的合作服務。其二是亞洲營養午餐基金計畫,對象不限尼泊爾,只要亞洲國家有需求就可以來申請,這些計畫都讓「遠山呼喚」持續蓄積能量外,也促使更多捐款人加入,如此一來,也就有更多資金去滿足更多需求,尋求更多發展,形成正向循環。

 

菲律賓將是遠山呼喚下一個服務的地方。(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而亞洲NGO人才學校計畫的啟動,讓尼泊爾的服務在走上正軌後,「遠山呼喚」得以將觸角拓展到菲律賓與東馬沙巴邊境。林子鈞解釋,這項計畫針對印尼、緬甸、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五個國家的青年進行培訓,也透過他們了解當地教育困境與需求。最後挑選菲律賓與東馬做為下二個服務對象,在於前者已有國際與草根NGO進駐,「遠山呼喚」以「退場」為機制,既然當地有成熟的非營利組織生態系,又有兒童教育需求,自然成了優先選擇。

 

東馬沙巴邊境有著許多無國籍人口,這裡的孩童也急需教育協助。(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馬來西亞比較特別,東馬沙巴邊境有許多無國籍人口,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人數達80萬,但真實數字可能是二倍、三倍以上。這群人口的第三代兒童沒有任何權利,沒有教育權、沒有醫療權,沒有公民權,完全被遺忘,是亞洲重大議題,因此我們想走進這些村落,跟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希望可以讓孩童在體制外學習。」 林子鈞語重心長地說。

顯而易見,這絕對又是一條難辛路。好在,過往在尼泊爾服務多年累積下的經驗,有些是可以複製的,可以縮短失敗旅程。而這三個地方,將是「遠山呼喚」未來五年的基礎了。

 

「遠山呼喚」目標遠大,不是一條好走的路,林子鈞持續堅持,最終才能看見成果。(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遠山呼喚對自己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任誰看了,都會覺得「遠山呼喚」牽涉的人事物錯綜複雜,充滿許多挑戰,期間肯定挫折連連,如果沒有強大意志,實在難以支撐下去。然而對於即將服務的菲律賓與東馬沙巴,林子鈞沒有遲疑,依然以正向積極的態度迎接。

「一路上一定還會有其它挑戰,但就持續探索,我們不會帶著一定要100%成功的心態,而是可以去嘗試、去失敗。」林子鈞與團隊成員有一項良好的心理素質,那就是不怕失敗,擁抱挫折。他說:「成長與挫折往往是並存的,當你成長最快、獲得啟發時,也是你最感挫折的時候,我一直以這種的思維成長。」

 

「遠山呼喚」過程中一定會面臨挫折,林子鈞直接面對迎擊,擁抱挫折。(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問從事「遠山呼喚」對林子鈞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他表示,其實在做「遠山呼喚」之前,一直很嚮往某種特定型態的生活方式。大學畢業後,往往大家會問的就是你想要做什麼工作,但他不是,而是問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生活,那種一對生活的期待。「我想到世界各地工作,我想享受工作的自由度,我想要很多挑戰,我的生活要有能啟發我的人,我要能夠持續學習與成長......。」

「遠山呼喚」成就了林子鈞對嚮往生活的期待。

林子鈞說:「『遠山呼喚』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不要去害怕、去期待,畢竟大學畢業剛出社會,肯定會有點迷茫,因此期待很容易被遺忘,甚至當你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後就會忘記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會鼓勵更多人,如果我可以做『遠山呼喚』到現在,代表更多人也可以朝著自己喜歡的路。」

遠山,或許在地理條件上指的是遠方;呼喚,或許最初目標是為了教育而行,但反求諸己,何嘗不也是時時刻刻跟自己內心深處的對話。

 

「遠山呼喚」成就了林子鈞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圖片來源:遠山呼喚)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