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連結 基本防護措施不可輕忽

要如何在正常生活前提下,進行外出活動、社交與休閒,而又可降低染疫風險?全程戴口罩、勤洗手與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輕忽的地方。

大家最期待的解封後活動就是去餐廳跟朋友吃喝聊天,然而許多縣市首長都將餐廳內用放在最後開放,正因為口沫傳染是最大宗染疫原因。即便裝設隔板與梅花座,用餐聊天時,依舊會有服務生、客人來往走動,間接或直接吹動口沫在四處散佈,所以跟朋友喝咖啡聊是非的美好時光,只能先放在過往的歷史回憶中,脫下口罩的場合只能在獨處時,戴好口罩才能跟人聊天互動。

聚餐

跟朋友開心聚餐聊天,是日常社交也是舒壓的一環。(圖片來源:iStock)

加強自我保護 公共設施潛藏隱性感染源

日前台北地下街的傳染源問題傳得沸沸揚揚,據推估就是公廁傳染。在眾多來往旅客接觸下,如果使用者沒有意識到公共物品本身已被多位來路不明的人員使用過,誤以為是在單獨空間就輕忽大意,摘下口罩、揉眼鼻、整理頭髮儀容或沒有用肥皂洗乾淨才離開,就很容易在雙手沾了病毒的情況下,讓自己染上疫病而不自知。

外出使用公廁、桌椅和遊樂等公共設施前,最好都能使用自備酒精噴灑過物品,使用中也要注意罩不離口、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後肥皂清洗雙手再觸摸口鼻。有些人會使用手套來避免雙手直接接觸物品,但手套表面仍可能會沾染病毒或細菌,提醒脫手套時要避免碰觸前臂或手腕,脫下手套要立即丟入有蓋的垃圾中。脫下手套後還是要遵循「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七字訣,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來徹底清潔雙手。

正確洗手

正確洗手七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圖片來源:Maggie老師)

顧好安全守備範圍 工作上課不緊張

降到二級以後,很多人可能一到公司和學校就把口罩脫掉,建議在無隔間、無法保證安全距離與需要溝通交談的狀況下,仍應將口罩戴好,避免無意間的口沫傳染。

家中有小孩的父母,對於將孩子送到學校這一點,應該是又愛又怕,開心的是終於可以耳根子清淨,享受個人時光做自己的事情,擔心的是小孩在學校那麼多人的環境,要是不小心被傳染怎麼辦?

其實根據統計,幼兒被傳染併發重症的機率很小,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擔心病毒透過學生進行跨家戶傳播,家長染疫的重症危險機率比孩童高,若是有長輩的家庭,染疫風險又增加更多,所以家長對於上學這件事情不用過度擔心,應該做的是把全家人的健康照顧好。

高齡長者

不需過度擔心小孩染疫,高齡長者的風險高更要照顧好。(圖片來源:iStock)

防疫力從自體免疫力開始

為了自己與家人著想,避免病毒入侵,降低罹病造成的傷害,能打疫苗務必趕緊施打,先不管疫苗效力或副作用如何,至少罹患新冠肺炎後不用擔心變成重症,第一層的安全網就已經先鋪好。

第二個建議是定期進行居家快篩,由於快篩試劑價格高昂,若是家中老小每周全部篩一次,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負擔。建議可依照居住地、外出量、接觸人流多寡來調整自篩日期。居住地無確診案例,無外出、無接觸外人者,基本上沒有自篩的需要;若是居住地有社區感染案例,而又必須每日外出,接觸至少10名以上非固定人流者,則建議務每周進行自篩。

最後還是建議,疫後生活飲食要正確,營養均衡,固定運動,做好身體健康管理,少出門的居家者要加強補充優質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經常外出者要多補充維生素B、C、益生菌,並多補充水分。

營養素補充

針對不同生活形態,選擇適合的營養素補充。(圖片來源:iStock)

隨時警醒 照顧自己也關心家人

不管居住地有沒有相關疫情,有感冒與不舒服的症狀,一定要注意不可與他人共用器具,共食時使用公筷母匙,降低與人接觸的機率,先自行快篩確認陰性後,再至醫院就診。

若快篩結果為陽性,應立即撥打1922專線通報,並自行駕車前往指定醫院,勿搭乘交通工具。治療期間要多補充蛋白質,並增加至少2000ml以上水量攝取,同步補充維生素C、D,協助體內防疫戰線。

面對和適應型態改變的疫後新生活,是每個人都要有的心理準備,保持樂觀的好心情,穩健地度過每一天,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康,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