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族失落世代 壓力何以排解

近年來由於教育體制變遷,許多人進入職場的時間從18歲,延後為26歲,生育下一代的時間也延後到36歲左右。原本預計小孩已懂事,工作也有基礎的中年時期,卻變成工作還不穩定就要面臨中年失業,小孩又剛出生嗷嗷待哺的處境。若是再加上長輩行動不便,就要加上看護薪資。為了扛起經濟壓力,夫妻二人勢必成為雙薪家庭,照料幼兒的工作也只能委由公共托育系統協助。

背負沉重壓力的中年人,面對一個又一個「非你不行」的責任,一開始都以為自己可以處理得很好,時間久了之後,才發覺自己雖然全力以赴,卻依舊難以應付。心情隨時處於擔心焦慮的緊繃狀態,還會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睡眠品質不佳影響到白天,變得精神更差,情緒開始失控,易怒、看什麼都不順眼。如此的惡性循環,不但影響工作表現,還會讓自己和家人的關係緊張,甚至發生親子衝突。

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如何紓緩壓力,與壓力共處,穩健的渡過這段辛苦的中年人生,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行動。

壓力

每個月都要為錢發愁,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壓力更甚。(圖片來源:iStock)

一、改變思考模式

要有意識的生活,首先就要從對自己的行為有自覺開始,當我們身處壓力漩渦,不要鑽牛角尖,而要檢視自己所採取的行為、說出的話語,背後的情緒是沮喪?愉快?又是什麼讓我們對問題產生這種情緒?是工作的超量負擔?還是擁有獨處時間讓自己能充分休息?

找出行為與情緒的根源,並加以優化改善,才能切斷壓力衝突一再發生,而無力改善負面情緒的鎖鏈,建立起正向循環的行為模式。

二、活在當下

不要再同時工作、上網、聊LINE和打字,也不要邊做菜邊聽電視,還吼著孩子做作業。多工作業讓我們注意力渙散,思考難以集中,感覺好像很忙碌而分身乏術,然而實際上效率並不會因此提升。 倒不如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專心關注手頭上的工作,享受過程中的小細節,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正在做什麼。活在當下可以強化同理心,提升專注力,讓我們用更輕鬆愉快的心態處理忙碌的事務。

家人

專心與家人共同活動,也是活在當下。(圖片來源:iStock)

三、深呼吸

媽媽們都知道一句話:「當孩子突然安靜,肯定就是在闖禍!」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每當以為事情開始順利,麻煩就會隨之而來。不要緊張,不要抓狂,先深呼吸,可以的話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降低心率與血壓,重置心情,再回來好好處理。

進階版的穩定情緒法還有冥想,每天花簡短的5分鐘,閉上眼睛專注深呼吸,就能整理混亂的思緒,讓頭腦煥然一新。

四、大笑一頓

忙碌的生活,大家習慣把自己逼得太緊,每日睡前只感覺到累。逗自己開心是最重要的事情,看部喜劇電影、好笑影片或是跟幽默愉快的朋友聊天,讓自己開懷大笑,不僅能暫時忘記列不完的代辦事項,還能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增加幸福感,降低壓力指數。

開心

花點時間讓自己開心,是CP值最高的投資。(圖片來源:iStock)

五、洗熱水澡

熱水澡可以幫助血管擴張,讓緊繃的肌肉舒緩,提升血氧含量,洗乾淨的身體特別清爽,心情也會備感放鬆。建議在頭腦混亂思緒疲憊時,洗個熱水澡,有助於穩定勞累的心情,重置紊亂的頭腦,繼續充滿幹勁面對挑戰。

六、規律運動

運動這件事情雖然是老生常談,卻非常有效。跑步、跳舞,甚至簡單的伸展和散步,都可以減少情緒緊繃,因為透過運動可以宣洩情緒,大腦同步會釋放出腦內啡,使我們放鬆心情,舒緩壓力。其次則是身體的訓練能提高注意力、耐受度與體力,讓我們在應付日常事務上更顯餘裕。

運動

運動也是培養親子感情的好方法。(圖片來源:iStock)

面對多方面的壓力源,絕對不能用抽煙喝酒、暴飲暴食或沉溺網路的方式來逃避。偶爾給自己空間,獨處一段時間,或是脫離舊有環境一陣子,都是消除壓力的好方法。不要因為暫停工作而感到內疚不安,要學著放手、放心,適當的休息能恢復精神,讓我們再次回到崗位上時更充滿活力,正面積極的迎接挑戰。

如果因為各種因素,實在難以適當放鬆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焦慮不安、浮躁易怒、失眠易醒的狀況時,務必要尋求身心科的專業醫療,協助我們共同面對中年壓力。

專業協助

若是感覺身心不舒服,務必尋求專業協助。(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