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加熱菸危害較低?! 迷思解析

2022/10/06

「真不知道,原來我兒子書包裡的『蠟筆』和『USB』長相的東西,竟然就是電子煙!」一位媽媽跟老師訴說無奈和驚訝的心情。我國自2009年實施《菸害防制法》後,雖然整體吸菸率有下降趨勢,但近年來電子煙及加熱菸興起,吸引年輕族群使用,成為另一社會問題。

新興菸品充斥 青少年使用率大增

所謂「電子煙」是使用一種電子霧化器,該器具可把菸液加熱為煙霧,菸液成分中可能有尼古丁、丙二醇或其他調味劑等,十分多樣化,還曾查出含有安非他命、大麻、甲醛、乙醛等成分,吸食時更有爆炸風險,對健康及安全危害很大。

「加熱菸」則使用一種含晶片的電子加熱器,用以蒸發出菸草柱內的尼古丁,成分主要是菸草。日本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除含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N-亞硝基降菸鹼(NNN)、4-甲基亞硝胺-1- 3-?啶基-1-丁酮(NNK)、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

由於電子煙價格較便宜,入手門檻低且外型標榜新奇酷炫,加上業者用「比較健康」、「不會有二手菸問題」、「改抽電子煙可幫助戒菸」等不實說法混淆視聽,誤導許多懵懂的青少年學子,造成電子煙大量入侵校園的危機。

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高中職學生電子煙使用率由民國107年3.4%竄升至108年的5.6%,增加2.2%,增幅6成;其中男生增幅更超過8成。國中學生由107年1.9%上升至108年的2.5%,增加0.6%,增幅3成;推估超過5.7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至於加熱菸的統計,108年國中生使用加熱菸有0.9%,高中職則是2.7%,推估超過1.6萬名青少年使用加熱菸。

不只如此,青少年使用電子煙還會增加未來抽紙菸的機率,稱為「入門效應(gateway effect)」,影響不可小覷。然而《菸害防制法》15年未修正,對於新興菸品的規範付之闕如,應加速修法落實相關防制,以遏阻電子煙日益氾濫,確保新世代的健康。

近年來電子煙及加熱菸這類新興菸品興起,因使用的器具外型多樣化,坊間又充斥新興菸品危害較少等謬誤,使得不少年輕族群被吸引「入坑」,成為另一社會問題。(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肺傷害案例層出不窮 比較健康只是假象

儘管電子煙業者宣稱比起傳統紙菸較健康,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發表聲明,認為所有形式的菸品皆百害無一利,包含新興菸品在內,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其中電子煙大多含尼古丁,目前至少有一萬六千種調味物質可供製造於電子煙油,歐盟檢驗發現電子煙含有超過41種有害物質,澳洲更新的研究發現有164種有害物質,可能引起肺部發炎、過敏,產生哮喘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在美國已有超過2千多名因抽電子煙而造成嚴重肺傷害甚至死亡案例。

台灣也有數起因電子煙造成肺傷害的案例,其中不乏青少年族群。2020年底一位15歲少年出現呼吸喘、咳嗽、上腹痛、嘔吐等症狀,經胸部X光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雙側肺炎,排除感染及其他原因後,經過詢問,少年坦承11歲起開始抽電子煙,菸齡4年,確認是由電子煙造成的肺部損傷,成為全台首例電子煙肺病通報個案。

而加熱菸是以菸草製成,與傳統紙菸一樣,除含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等有毒及致癌物質。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KFDA)於2018年發佈加熱式菸品有害及潛在有害成分(HPHCs)分析結果顯示,加熱式菸品的尼古丁含量與紙菸相當,其中有2款產品的焦油量甚至高於紙菸,且尼古丁本身具有成癮性,所以加熱式菸品並無法協助戒菸。

《菸草控制》(Tobacco Control)期刊於2019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亦指出,加熱式菸品的塑膠材料部分,加熱到90℃左右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formaldehyde cyanohydrin)」,而使用加熱菸時溫度高達350℃。且加熱式菸品器具的使用性質,可能導致吸食時間間隔減少,將增加使用者對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

味道較淡 一樣存在二手菸害

另網路上盛傳「新興菸品沒有二手菸問題」,有許多癮君子為了避免影響旁人或家人健康,或因社會觀感不佳,改吸電子煙或加熱菸。但新興菸品沒有二手菸害的訊息是真的嗎?答案是「NO!」電子煙不僅有二手煙霧,且對肺部的傷害不亞於紙菸!

澳洲皇家阿德萊德醫院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Journals》發表研究成果,顯示無論是否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其二手煙霧中的調味化學香精都會對肺部造成極大的損害。

研究團隊分析10種不同加味電子煙的煙油成分,並將氣管上皮細胞暴露於加熱氣化之菸油,觀察細胞存活狀況及肺泡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並與健康無吸菸者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調味電子煙的化學香精除會損害氣管上皮細胞外,更會使細胞壞死比率增加16.1~64.5%,同時影響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使肺部感染可能性上升;若是煙油中苯的含量愈高、口味愈複雜、化學香精濃度愈高,所產生的傷害也就愈大。

研究團隊亦指出:「吸入這些化學香精或物質後,除會對肺造成破壞外,亦會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增加肺部感染機率。」

此外,電子式菸品經由加熱氣化,有研究團隊在暗室中使用雷射光照射加熱菸使用者,結果發現吐散出來的煙霧一樣飄散很遠,因此加熱菸並非沒有二手菸,只是肉眼無法清楚看見,也不是聞不到味道就沒有危害。如同大家熟知的一氧化碳,本身也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但卻具有毒性,所以民眾常中毒而不自覺。

因此,若是大人擔心二手菸影響小孩健康而改抽電子煙或加熱菸,恐怕只會讓小孩失去戒心不知閃避,曝露在更巨大的風險之中,反倒不知不覺吸入更多有害物質,損傷發育與健康。

無助戒菸 多數反成「雙菸俠」

還有些民眾誤信抽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但WHO已指出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電子煙可幫助戒菸。臨床上反而發現,有不少想戒菸的民眾在接觸電子煙後,變成傳統紙菸與電子煙都會使用的「雙菸俠」,甚至是加熱菸也一起來的「多重使用者」。

2018年2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公布研究指出,電子煙會讓使用者暴露在更多微粒和毒素的環境,這些微粒和毒素會破壞心血管系統和肺臟,因而電子煙使用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不抽電子煙者多了將近兩倍的風險。

同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學院」提出「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Cigarettes」報告,該報告綜合整理超過800份關於電子煙的公衛及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電子煙有健康危害,且並沒有充分的臨床試驗證據可證明電子煙輔助戒菸的有效性。

成癮問題需要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吸入的電子煙是否有尼古丁成分,依舊有成癮問題。抽菸帶來的成癮危害不侷限於生理層面,還有心理和社會層面。其中生理層面是最顯而易見的,造成身體成癮,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代謝異常等疾病,影響青少年大腦發育等。

心理層面的成癮會造成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焦慮、心理依賴,長期使用增加憂鬱症、自殺的風險;社會層面成癮則讓使用菸品者擺脫不了依賴,被迫繼續消費,剝削經濟弱勢者權益,是社會不正義的來源。

整體而言,目前並沒有危害較低的菸品,不論是紙菸或新興菸品都一樣,除了要避免接觸而成癮,若想戒菸也別聽信以電子煙「減害」的說法,這樣的謬論就好比身體長了一顆10公分的大腫瘤,明明可以全部切除(戒菸)、為何要留下1公分腫瘤(減害)?明顯不合理。

目前醫學上已有許多方式可以幫助癮君子戒菸,應循正規的醫療管道,經由有實證的戒菸方式立即戒斷或逐步減少菸量,透過專業協助成功告別菸癮,才是根本之道。

Q:吸菸者感染新冠病毒,會比較容易演變為重症嗎?

A :會。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分析吸菸量與新冠肺炎預後的關係,發現吸菸量越高,新冠肺炎住院、入住加護病房及死亡率皆越高,顯示有劑量效應,進一步推論有因果關係。英國一項約42萬人的Biobank發表結合流行病學及基因研究的資料,亦顯示吸菸與新冠肺炎重症有因果關係。

在致病機轉方面,研究發現吸菸會增加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受體的表現,導致感染率較高;吸菸也增加手口接觸的機會,提高接觸傳染的風險。為減少染疫及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建議吸菸者應盡速戒菸。

Q:《菸害防制法》修法的主要爭執點?

A :政府提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禁止電子煙,卻有條件開放加熱菸,對於新興菸品採取「一開一禁」作法惹議。反菸團體與家長團體站在保護青少年的立場,認為新興菸品皆存在危害,應採同等標準一律禁止,日後才不會有合法掩護非法、增加執法困難度等問題浮現。

 

心發現延伸閱讀:

怎樣動,會更瘦? 不同運動對減重的效益 

夏日好發腸胃脹氣、急性腸胃炎!腸胃疾病保健這樣做 

長新冠氣虛患者容易中暑?醫師提供有效預防與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