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健康

分享心發現

家裡總是塞滿滿!囤積物品是病嗎?

2022/11/02

許多人都聽聞過各種囤積行為,有些婆婆媽媽習慣將冰箱塞滿滿,甚至到了一打開冰箱門,東西就會掉出來的地步。(圖片來源:iStock)

囤積物品到底是不是一種病?可以治療嗎?如何區別合理的囤積行為或囤積症?

新聞曾報導,高雄有一戶透天厝多年來被一名獨居男子堆滿了廢棄物,滋生大量老鼠與蟑螂,影響環境衛生,鄰居多年來苦不堪言。最後在清潔隊動用200多名清潔隊員來回清運5天後,才總算將這間「鼠窩」清乾淨。事後計算共清出31.58公噸廢棄物與2.63公噸資源回收物,令人咋舌!

許多人都聽聞過各種囤積行為,有些婆婆媽媽習慣將冰箱塞滿滿,甚至到了一打開冰箱門,東西就會掉出來的地步;有人衣服堆積如山,要找到空間走路都有困難;有人則是將各式各樣的資源回收物塞滿了屋子,影響環境整潔,這種「拾荒老人式的囤積」常引起家人爭執衝突。

不過首先要釐清,囤積並非等同於不好的名詞,嚴格來說,每個人多少都有囤積行為,會對某些事物十分執迷,例如有一些收藏品,或是為了保存記憶會留存一些對個人有特定意義的資料、物品等。如今數位化時代,很多人一出遊就拍了數百張照片,這也算是一種數位囤積。所以囤積並非都有問題,然而若已達到上述「拾荒老人式」的程度,囤積的物品佔用到家庭空間、製造髒亂、影響自己及家人生活,就會產生問題。

囤積症是強迫症的一種 常影響家庭和諧

在精神醫學診斷上,根據美國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5版,囤積症被歸類在強迫症中,又稱為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 HD)。

強迫症的特徵是對某種行為或意念很執著,會不斷重複,最典型的強迫症行為就是洗手。每個人都會洗手,疫情期間洗手的頻率也會增加,可是強迫症者的洗手行為是已經洗到皮膚表皮磨損受傷,整隻手紅通通的,還認為自己的手沒洗乾淨。

囤積症則是會持續地難以丟棄所有物,不管實際價值如何。他們覺得有保存這些物品的需求,對丟棄物品會感到苦惱。這種情況導致物品堆積,使居住場所擁擠、凌亂不堪,以致於無法有效使用。而臨床上診斷囤積症最重要的就是,當個案付出大量的時間去做囤積行為,因此影響到職業功能、人際關係也「在所不惜」,就可能是囤積症,不過這需由醫師鑑別診斷。

舊衣堆得滿滿,家人卻不願意丟,弄得家裡亂七八糟,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圖片來源:iStock)

家有囤積症者,對家庭關係和諧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家人若代為清理,將囤積的物品丟棄,往往會引來個案極大的反彈,而且繼續堆積,形成一種「你丟我撿、你丟我罵」的惡性循環。加上囤積症患者往往沒有病識感,不願就醫,所以常造成其他家人的困擾。

例如門診曾有一位太太求診,主訴先生習慣性地堆積雜物,本來堆在房間就算了,後來連客廳都淪陷,弄得家裡亂七八糟,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雖然先生是留美博士、高級知識份子,卻怎麼說都說不聽。太太最後只得下最後通牒,若不離婚,就得遵守規則,她畫出一條「楚河漢界」,要求先生再怎麼堆也不能「越界」,以此種方式暫時取得「恐怖平衡」。

強迫症包含意念和行為

強迫症可分為認知與行為兩個層面,個案可能出現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或兩者兼具。

所謂的行為層次,例如有些強迫症患者一再重複洗手,沒辦法控制,即使手都洗到受傷了仍無法停下來,且花費了大把時間在洗手這件事情上。而一直佔用衛浴空間也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

不過行為通常伴隨意念,只是不見得會把意念說出來。例如一再洗手是因為他們一直感覺手很髒,手上有去除不掉的污點,所以一直在這上面打轉。有些個案則是重複檢查,他們認為一定有哪個地方還沒檢查到,會發生危險,所以拼命在這點上著墨。囤積也是偏行為層面,但也常常是行為及意念兩者都有。

至於強迫性的意念,曾有一位強迫症患者一直不敢坐捷運,因為他認為坐捷運時他會不小心把雨傘掉在軌道上,會造成捷運停駛,甚至翻車。這意念其實從未發生過,他卻一直如此認為。這就是一種強迫意念。

有些強迫症患者可能有病識感,會自知是過於焦慮的緣故,但有些人沒有病識感,對這種強迫意念深信不疑,持續進展下去就可能達到「妄想」的程度。

強迫行為十分多樣 背後有多種心理因素

強迫症病人出現的行為其實各式各樣,例如有人不敢碰門把,得戴上外科手套才敢碰;有人一再檢查門窗瓦斯有沒有關好,反覆多次仍不安心;有人堅持某些東西一定要排列成某種秩序...這些意念或行為若花費了很多時間,且損害到職業功能及人際關係,就比較接近病態程度。

有些人習慣性地將冰箱塞滿,門一打開不僅找不到想找的東西,也不管食物放冰箱太久會壞,或冷藏冷凍功能會因此無法正常發揮,影響食物保存,旁人看了總感覺匪夷所思。他們的心理可能是覺得塞滿冰箱這件事比保存食物本身更重要,可能是出於某種超乎常理的擔心,或是對於空間沒有堆滿、東西沒有持續堆積,連結到不好的事情上,就會執著在這上面。也或者他們需要透過塞滿冰箱來填補他們內心空虛之處等,心理學上可能有各種解釋,但其實也可能沒有合理的原因。有些人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合理性,有些則否。病識感的好或差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拾荒老人式的堆積,會引起家庭關係緊張。(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治療方式有藥物及非藥物

不管是哪一種強迫意念或行為,治療的原則是類似的。

精神醫學上對於強迫症的治療模式,包含藥物與非藥物兩方面,多半鼓勵雙管齊下,以取得最好的療效。

藥物方面,通常給予抗憂鬱症的血清素藥物,此類藥物可以同時治療憂鬱與強迫症,不過若是用在治療強迫症上,劑量會是治療憂鬱症的2到3倍。亦即,如果憂鬱症是吃一顆藥,強迫症就要吃2到3顆。

非藥物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也就是透過心理治療師的諮商,讓個案逐漸了解強迫的意念或行為其實不一定那麼必要,進而修正行為。不過,個案本身要有病識感,願意跟心理師配合做認知行為治療,才能發揮效果。而在進行心理治療前,一定要由精神科醫師鑑別診斷,釐清個案是否真的是強迫症。

臨床上發現,有些青少年一開始被診斷為強迫症,隨著時間成長,認知及行為會愈來愈不合理,後來發現其實潛藏著思覺失調症,治療方向就不一樣,這是臨床上的另一個挑戰。另外如果是60歲以上的個案,不只堆積雜物,連記性也變差,也要考慮是否有合併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阿茲海默症。

盡量尋求醫療協助

如何與囤積症者相處?由於要改變囤積症個案的行為不是那麼容易,有些家人退而求其次,與個案商量好,畫定一條楚河漢界,限制囤積在某一程度,力求相安無事,這也是一種方式。若囤積物對個案來說是很有紀念性的,以致於不願「斷、捨、離」,也許可以商量是否照相後以影像方式保存,減少實體空間的負擔。

若能說動個案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的幫忙,還是有機會改善病情,避免情況日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