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健康

分享心發現

貧血 也是消化道疾病的徵兆!

2022/12/14

通常貧血會有胸悶、氣喘、精神不濟等症狀,但不是每個人在血色素低於標準值時,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圖片來源:iStock)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合併有吐血、解黑便或血便的症狀,或是糞便潛血檢查陽性,需進一步檢查消化道。

楊阿姨在例行性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貧血,血色素只有8.0g/dL,但她並沒有明顯不適。不過除了貧血之外,她的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因此醫師懷疑楊阿姨的消化道有出血情形,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在阿姨的升結腸處發現一顆2公分大的腫瘤,切片結果為腺癌,隨之啟動一系列的檢查與手術。幸運的是發現得早,為第一期大腸癌。在腫瘤切除之後,阿姨的血色素也逐漸回升至12.5g/dL,並定期在肝膽腸胃科門診追蹤。

貧血為血色素低於標準值

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的紅血球(Red blood cell, RBC)、血色素(Hemoglobin, Hb)或平均血球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降低至參考值以下,最常見的是以血色素為標準;一般成年男性的血色素若低於13.0g/dL、成年女性若低於12.0g/dL,稱之為貧血。通常貧血會有胸悶、氣喘、精神不濟等症狀,但不是每個人在血色素低於標準值時,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有些人可能因某些疾病長期貧血,例如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從小到大的血色素都低於標準值,身體已經適應,不見得會特別感到不舒服。還有些人是因血色素慢性下降,例如洗腎患者如果沒有適時補充紅血球生成素,過了一段時間,血紅素會慢慢往下掉,因下降速度慢,也比較「無感」。不過,若患者是因為急性變化,例如腸胃道出血、痔瘡出血等,血色素突然掉得比平常更低,此時就會因為貧血而感到不適。

消化性潰瘍示意圖。(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檢驗血球大小 有助辨別貧血原因

發現貧血時,平均血球容積有助於辨別貧血的原因。血球的正常大小是80∼100fl,若血球小於80fl稱為「小球性貧血」,若血球大於100fl稱為「大球性貧血」,若血球在80∼100 fl間,稱為「正球性貧血」。

常見小球性貧血的原因是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型貧血。若病人的血色素低於標準值且血球偏小,會先檢測「血清鐵蛋白」(serum ferritin)、血清鐵(Fe)和總鐵結合能(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等,判斷是否為缺鐵性貧血。若血清鐵蛋白正常,再進行血色素電泳分析(Hb electrophoresis)或基因檢測,確認是否為地中海型貧血。如果是大球性貧血,病人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屬於血液製造原料不足的問題;如果是正球性貧血,有可能是出血、骨髓功能低下或慢性發炎等等。

不過,如果要探查是哪裡出血,消化道往往會是先著手的部分。

消化道出血原因多元 需仔細探查

從食道到肛門,消化道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可能出血,原因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的潰瘍,或因吞入魚刺等異物造成食道或胃出血。有些人則是因為肝硬化合併食道或胃的靜脈瘤,一旦靜脈瘤破裂就可能出血。
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也容易發生消化道的血管異常增生,這些不正常的血管增生,通常都很表淺,容易因吞食食物磨破增生血管引起出血。

此外,若有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腸癌、大腸癌等,因腫瘤細胞血管豐富,出血的機率也很高。另外也要考慮是否有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部分胃腸道基質瘤病人因為黏膜表面形成潰瘍,可能導致出血,可以安排內視鏡評估或是安排手術切除。

懷疑貧血是消化道出血所致,內視鏡檢查可以協助診斷與治療。(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吐血、解黑便或血便 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狀

若病人有吐血或是解黑便、血便,就要安排內視鏡或相關檢查以查明出血的原因。當上消化道(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因潰瘍、腫瘤等原因出血時,流出的血液經過體內消化道的作用,隨糞便排出,就會產生又黑又黏、像瀝青一樣的「黑便」;如果是靠近肛門端的器官出血,例如大腸、直腸、痔瘡等,就會解出紅通通的「血便」,因此當有解黑便或血便的情形時,一定要趕快就醫,釐清消化道出血原因,對症下藥。

若是放置鼻胃管的病人,每當要透過鼻胃管餵牛奶前,都會反抽,以確認胃裡面有沒有尚未消化的牛奶;如果反抽液中有咖啡樣的物質,代表上消化道可能出血。

不過有些人雖檢查出貧血,但沒有明顯的血便或黑便,此時就要靠醫師詢問病史、理學檢查、糞便潛血檢查等來推敲病因。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檢驗出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成分,當檢查呈現陽性時,即代表消化道中有某個地方正在出血,必須詳查。

內視鏡是診斷兼治療的利器

要找到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和原因,得安排內視鏡檢查,包括胃鏡、大腸鏡或小腸鏡等。當內視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時,可直接進行切片送病理檢查,了解是良性或惡性。醫師也可以在內視鏡的輔助下,打止血針、夾止血鉗,或做電燒,止住消化道的出血。內視鏡可說是肝膽腸胃科醫師診斷兼治療的利器。

不過有些情況病人無法做內視鏡,例如需要戴氧氣面罩的病人就無法做胃鏡,或是有些人做了內視鏡,卻因腸胃激烈蠕動、腸道皺褶等因素,看不到明顯的病灶,此時就可以考慮進行「血管攝影」。病人需注射顯影劑,在放射科醫師的協助下,透過電腦斷層攝影,將消化道的血管整個顯影出來,找到出血處,針對出血部位進行「血管栓塞」,將有「漏洞」的血管塞住止血。但是對顯影劑過敏或是腎功能不佳者,就不適合做血管攝影了。此時還可以考慮在核子醫學科的協助下,進行紅血球掃描(RBC Scan),進行腹部造影,尋找出血點;最後可在外科醫師的協助下,以開腹手術探查尋找出血點。

找到出血點 止血是第一要務

當病人有腸胃道出血時,首先要空腹、禁食、給予靜脈營養支持,並進行相關因子的矯正。例如血小板太低、凝血功能有障礙的病人要先輸血,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內視鏡檢查。

除了透過內視鏡檢查診斷,直接針對出血處進行止血外,同時根據腸胃道出血的原因給予幫助止血的藥物。例如因胃潰瘍出血,要使用質子幫浦阻斷劑PPI;如果是因肝硬化導致食道靜脈瘤吐血,要給予幫助血管收縮的藥物;若是腫瘤或發炎性腸道疾病,則需針對病因進行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