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頻繁不適怎麼辦? 腸躁症靠低腹敏飲食可改善?
2023/03/28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研究統計約有2成的人曾經罹患大腸激躁症。(圖片來源:iStock)
在工作與課業壓力龐大的現代,當腸胃頻繁不適時,許多人直覺又是吃壞肚子、腸胃炎了,但當頻率相當高,甚至工作與生活受到莫大影響時,很可能是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找上門。研究統計約有2成的人曾經罹患大腸激躁症。國外研究多年的低腹敏飲食,是否能平撫時常鬧脾氣的腸胃?
推測腸躁症盛行率逐年上升
大腸激躁症,又稱為「腸躁症」,是一種文明病,最新的研究統計估計,台灣約有2成的人曾經罹患過大腸激躁症,推測未來罹病人數一定會愈來愈多。國外統計,全年齡層盛行率約4∼10%,台灣雖未有大型研究,但零星研究顯示台灣盛行率約4∼5%,若聚焦在工作壓力最大的青年、居住在都會區,盛行率可能更高;而高齡者或許因為職場、生活的壓力減輕,大腸激躁症的盛行率相對較低。
根據2016年最新的羅馬準則第四版(Rome IV criteria)的標準,若有下列情況,可能是大腸激躁症:
過去3個月有反覆性的腹痛,平均至少每個禮拜有1天發作,且腹痛伴隨著下面3點中至少2點:
□ 腹痛發生跟排便行為有關
□ 排便的次數改變
□ 排便的型態改變
雖然第四版相較第三版嚴格許多,特別強調了腹痛的症狀,不過痛的感覺很主觀,因此臨床上,大腸激躁症的確診與否並不是非黑即白,準則只是為了更精準地統計大腸激躁症的盛行率與藥物治療相關研究。
通常,肝膽腸胃科醫師在排除一些警示症狀(alarm symptoms),如年齡在45歲以上、體重減輕、不明原因貧血、腸胃道出血、淋巴結腫大或黃疸等可能是大腸癌或其他器質性病變後,整體從病人主訴如排便情形、頻率、持續時間,並且透過糞便潛血的檢查排除大腸癌後,就可以確定診斷。
腸躁症有非常多面項不同的原因。(圖片來源:iStock)
許多因子導致腸躁症發生
大腸激躁症的病因與治療藥物尚在研究發展中,比較明確的是大腸激躁症是多因性的疾病,且這些因子彼此會互相影響:
1. 腦腸軸線失調:目前最新的理論是,大腦與腸道互相影響,因為緊張壓力,影響自律神經失調,刺激到腸子,讓蠕動速度變快或變慢,產生腹瀉或便秘的症狀,若頻率太高而影響了心情與工作產能,壓力再回饋大腦,形成惡性循環。
2. 腸道菌:近年腸躁症的研究也往微生物菌叢方向探討病因,但尚未有定論。有研究發現,罹患大腸激躁症的人中,有3∼4成小腸的細菌較多,稱作小腸細菌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健康的人細菌多位於大腸,但若細菌過度增生跑至小腸,也會引發腹瀉、便秘、腹脹的症狀。若把這些細菌清除掉,可以改善症狀。
3. 內臟敏感度:有些研究嘗試將空氣打進去一般人與腸躁症患者的腸道內,發現腸躁症的人較一般人容易感到不適,推測腸躁症的人大腸可能比較敏感,有東西進入大腸後,尚未成形就想排掉。不過這些患者特質是雖然時常拉肚子也不會變瘦,因為養分都在小腸就吸收完畢。
4. 食物:食物不是病因,卻是疾病的加重因子。因為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不同,食物可能加重腸躁症。
非藥物治療優先
大腸激躁症通常不會致命,主要是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未必需要治療。例如,有人到了新環境就想要先找廁所,工作壓力大就會拉肚子,可能也是大腸激躁症,但未必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就不需要特別診斷或治療。
不少人就醫是希望醫師確認自己的腸子沒有大問題,若只是腸子太敏感、容易緊張,那就與之和平共處。建議先以非藥物方式治療,如減輕工作壓力、運動、飲食調整等,如果想嘗試益生菌也無不可。
如果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嘗試過非藥物的方法仍無法改善,例如曾有病人坐捷運時會一直擔心想上廁所,最終不敢出門;公司開會一直跑廁所以致影響工作表現,則可以就醫,由醫師確認大腸激躁症的類型,開立適當藥物減輕症狀。
由於部分腸躁症與精神緊張、壓力太大、睡不好有關,若是容易緊張的病人,醫師也會轉介給身心科醫師,使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幫忙鎮靜放鬆。睡眠品質提升了,腸躁症的症狀也會改善。
低腹敏飲食能改善腸躁症。(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澳洲研究 低腹敏飲食能改善腸躁症
近年,由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所領銜的研究發現,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確實能改善大腸激躁症的症狀,引發腸胃科醫學界的關注。簡單來說,低腹敏飲食就是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進而減輕腸躁症腹痛、腹瀉的症狀。
腹敏(FODMAP)英文全名為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中文為「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以及多元醇」。這些食物中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後產氣,會引起腹脹、腹痛,也因為醣類多,讓腸道滲透壓高,水分增加,無法完全被小腸吸收而進入大腸,容易引發腹瀉。每種食物的短鏈碳水化合物類型或糖醇含量皆不同,因此需要個別的檢測及人為定量。此外,並不是所有被列為高腹敏的食物就一定會誘發腸躁症症狀,仍需看每個人對於每樣食物的腸道敏感度。
飲食控制採三階段進行
低腹敏飲食並非指從此全部改吃低腹敏的食物,而是分成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只吃低腹敏食物,排除掉高腹敏的食物6∼8周,以控制誘發腸胃道症狀的食物因素。
第二階段:飲食仍以低腹敏食物為主,但開始一個個導入高腹敏食物,確認腸胃道耐受程度。
第三階段:將可耐受的食物納入飲食內容,避開無法耐受的食物,打造出個人化的飲食模式。
也因為低腹敏飲食的食材限制很多,因此需要相當嚴謹的個人化設計,並且在醫師與營養師的監控下進行。若病人貿然進行低腹敏飲食,很可能會有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營養不良的風險。不過許多研究顯示,許多腸躁症患者的症狀在採用低腹敏飲食後改善許多。
2022年發表於英國腸胃病學會期刊《Gut》的統合分析,整合13個隨機對照試驗,共944名病人,發現在許多飲食法中,排除掉高腹敏食物的方式可整體減少3∼4成的疼痛。不過究竟要吃多久,尚未有定論。
另一篇同年11月發表在《Gut》的比利時臨床試驗也發現,將459名腸躁症患者分成用藥組(一天吃3次腸必寧Otilonium bromide)與低腹敏飲食組(利用智慧手機或平板的App指導低腹敏飲食),兩組皆進行8周,共觀察24周。在第8周,不管是腹瀉型或者便秘型的腸躁症患者,執行低腹敏飲食組別改善程度大於用藥組,分別是71%與61%。
2021年美國腸胃科醫學會也建議,腸躁症患者可以嘗試低腹敏飲食,但因為腸躁症是多因子的疾病,食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所以嘗試後不一定會有改善,且務必要由營養師規劃飲食,以免發生營養不良的情形。
低腹敏飲食在台灣尚未成熟 但可參考清單趨吉避凶
然而,目前低腹敏飲食在台灣尚未成熟,一來是目前所定量出來的食物多是西方常見的食材,尚未擴及到亞洲甚至是台灣常用的食材。若未來要推廣,我們習以為常的食材或水果都需要經過分析與定量。其二是台灣受過相關訓練的營養師仍太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人力與配套措施準備好時,未來腸躁症的治療也會逐步導入低腹敏飲食。
也因此,目前仍會建議病人以其他非藥物治療為主。雖然不建議貿然嘗試低腹敏飲食,但是可以參考高腹敏食物的清單,對照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看看是否有自己的「地雷」食物,可先趨吉避凶。在飲食建議部分,若是便秘型的腸躁症,會推薦多吃奇異果、木瓜等水果,其中在台灣有實證研究證實奇異果可以幫助排便;腹瀉型則建議避開刺激辛辣的料理,並且盡可能地運動及減少生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