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環境消毒清潔該怎麼做?這幾招一次教給你
2023/04/28
全家一起動手維持環境清潔。(圖片來源:iStock)
除了抗生素濫用之外,有些人對細菌病毒的恐懼無限上綱,造成過度的清潔與消毒,這也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壞習慣。吃飯前洗手、擦桌子等動作,的確可以減少感染的機率,這無可厚非。但在通風的大自然環境下玩耍,或到出入單純的朋友家玩,通常致病菌不多,就毋須過度消毒殺菌。
消毒清潔毋須矯枉過正
一般居家環境中,若每天用漂白水過度清潔居家環境,對健康反而有害,甚至增加過敏疾病的機率。反之,在大自然中吸入一些無害的細菌,像是樹葉、樹幹、泥土,上面的微生物,不僅沒有致病性,還能幫助兒童減少過敏,提升抵抗力。
除此之外,自己使用的牙刷、毛巾、馬桶上的細菌,通常也是一些溫和的共生細菌,只要不與其他人共用,定期更換不要放到發黴,生病的機率也不高。我甚至覺得內衣褲也沒必要跟其他衣服分開洗,尤其這些衣服經過洗衣精的介面活性劑浸泡,細菌黴菌都很難活下來,更何況自己家人身上的帶菌都很類似,實在沒必要大驚小怪的。回家沒有換衣服褲子就躺床上,也與疾病的傳播無關,雖然衣服褲子上可能有外面沾染的泥沙,但並不等於致病菌,只是個人觀感不佳而已。
倒是在台灣悶熱潮濕的氣候,回家後先洗個澡,把皮屑沖掉再上床睡覺,可以減少塵蟎、黴菌在寢室滋生。住在高緯度的歐美人士,由於氣候乾燥,環境很少有塵蟎、黴菌的問題,因此他們喜歡早上起床後再洗澡,這些習慣是隨著居住地而定,和身上有沒有細菌也無關。
當然,如果家裡有人正在腹瀉或感冒,這種非常時期當然是例外,須勤洗手、戴口罩、消毒環境,避免致病菌的散布,相信在新冠病毒疫情時,許多人都曾經居家隔離演練過,大致上就是類似的概念。
為了減少塵螨,絨毛玩具建議每兩週用洗衣機洗淨烘乾。(圖片來源:iStock)
個人減少生活中沾染致病菌的妙招
家用品 |
消毒方式 |
手機 |
在螢幕要貼臉頰之前,想一想上面有多少細菌,用耳機還是比較衛生。自己的手機自己清潔,不要讓其他人摸來摸去。 |
廚房砧板 |
每餐使用完畢,用滾水燙一下。也可使用消毒液噴灑消毒。砧板發黑即須更換。 |
抹布 |
每餐使用完畢,用滾水燙一下,或70度熱水浸泡15分鐘就可殺菌。也可以用微波爐加熱消毒。 |
牙刷與刮鬍刀 |
每次使用完畢,徹底清洗後再以消毒液噴灑。 |
浴室毛巾 |
不與他人共用,定期清洗更換即可。 |
粉撲、粉餅、刷具 |
|
塑膠、木質玩具 |
|
絨毛玩具 |
|
#本文為親子天下授權轉載,原文為《黃瑽寧醫師感染輕百科:漫畫認識新冠、流感、腸病毒與細菌,育兒生活放輕鬆》,購書請洽friDay購物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