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健康

分享心發現

肚子怪怪的,不一定是吃壞肚子! 解析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3/08/26

 

消化不良症狀包括上腹不適感、灼熱、腹脹。持續2個月以上,很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圖片來源:iStock)

 

所謂「吃壞肚子」,大部分是因為吃到不潔的食物,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炎,例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大腸桿菌或志賀氏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這類腸胃炎,通常症狀會有腹痛、嘔吐或腹瀉,甚至是發燒發冷,且腹瀉前常會有下腹絞痛感。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疼痛或不適感通常存在於「上腹部」,空腹時會有不適感,甚至餐後,疼痛或不適感可能會更加劇,明顯與吃壞肚子不同。

 

 

本文目錄

 

成年人1到3成有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據羅馬會議診斷準則第三版(Rome III Criteria),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特徵為廣泛的慢性上腹部症狀,如疼痛、灼熱感以及各種來自胃或十二指腸區域的症狀,尤其是用餐後症狀可能更為明顯。然而必須先排除任何結構性或代謝性疾病的可能因素。根據統計,功能性消化不良大概影響所有成年人口的10~30%,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分為兩個亞型:餐後不適症候群(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和上腹疼痛症候群(epigastric pain syndrome)。前者通常是用餐後出現上腹脹或是過早有飽足感等症狀;後者則是上腹疼痛不適和灼熱等症狀出現的時機不定,可能是餐後,也可能在空腹時出現。

 

 

診斷需有消化不良症狀達兩個月以上 並排除其他疾病

醫師要診斷病人是否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時,除了一些標準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不適感、灼熱感、餐後腹脹、少量飲食就有飽足感等)要持續達兩個月以上外,也需要透過病史詢問、理學評估、安排血液生化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因為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還有一部份是因為胃腸道本身的問題,如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惡性腫瘤、膽結石等;以及某些藥物影響,如非類固醇性止痛藥、類固醇、抗生素等;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此外,當消化不良病人又合併有以下狀況,如:吞嚥困難、體重下降、有消化道出血跡象如血便、黑便、咖啡色嘔吐物等,年紀大於55歲且併有治療無效的消化不良、貧血、噁心、嘔吐等,更需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胃鏡、大腸鏡,甚至放射線檢查等,來排除結構性病因。上述病因都排除了,才會將消化不良症狀歸類於「功能性消化不良」。

 

 

為什麼會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多且複雜,可能與腸胃蠕動異常、臟器對外界刺激的知覺敏感度上升、幽門調節失調等消化食物之生理過程中發生異常的神經反應有關,其它如免疫功能失調、腸胃道微菌叢的改變、基因遺傳或身心疾病等,也都會影響。

  • 腸胃蠕動功能受影響:可能因腸胃道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影響並損傷到腸胃道的神經組織,導致胃部蠕動異常或幽門調節失調,進而讓消化食物的生理過程產生異常,造成消化不良等不適的症狀。
  • 臟器知覺敏感度受影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患中,一部分是由於臟器對外界物理或化學刺激的知覺敏感度上升,而導致症狀或是症狀的加劇。舉例來說,有研究顯示,辣椒素會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的上腹疼痛和噁心腹脹等症狀。這是由於TRPV1接受器(為一離子通道,是可感知辣椒素的受體)被活化而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造成知覺敏感度上升。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患中,TRPV1接受器的敏感度通常上升,更易受到外界如酸、物理刺激、發炎物質或溫度等刺激。
  • 免疫功能影響:研究顯示,慢性黏膜發炎可能引發異常免疫反應,進一步導致發炎細胞增加、細胞激素上升、黏膜屏蔽完整性下降,而產生消化不良症狀。
  • 微菌叢改變:由於微菌叢改變會影響黏膜完整性、腸道神經叢活性及免疫功能,進一步也會造成腸胃蠕動變化並影響臟器知覺敏感度。
  • 基因遺傳相關:近期的大規模研究顯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中,遺傳相關性大概只佔5%,所以遺傳因素雖然有影響但占比不高。
  • 身心疾病影響:情緒、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功能,也會影響到腸胃道的蠕動,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腦部透過神經系統(主要是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會和腸道產生緊密的連結。(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腸-腦軸研究顯示壓力影響消化

此外,近年腸-腦軸的研究相當熱門,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腦部透過神經系統(主要是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會和腸道產生緊密的連結,而腸道透過內分泌系統及腸道微生物菌叢的交互作用,也會發出各種訊號去影響腦部。在這些系統的各項環節,只要受到飲食、壓力、情緒或感染等各項因素的影響之後,就會產生作用障礙,稱作「腸腦相互作用障礙(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DGBI)」。
 
舉例來說,當人體感染到病菌的時候,會產生發炎反應,而這些發炎反應的物質會影響到腦部神經系統的運作,也會影響到腸道的蠕動;另外,在治療感染症過程中,又常常會使用抗生素,這些抗菌藥物會造成腸道中原本的微生物菌叢改變,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也可能產生消化不良症狀。所以「腸腦相互作用障礙」可以造成各式各樣的腸胃道疾病,腸躁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只是其中的幾種表現。另一個例子是,長期的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長期興奮,使得腸道蠕動變慢,即可能產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甚至會干擾黏膜癒合,導致壓力性胃潰瘍發生。這也提醒民眾,情緒的抒解及壓力的釋放也有助於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必要時也可以求診身心科。

 

 

給予不同藥物對症治療 益生菌證據力不足

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首先建議要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因感染此菌也會造成消化不良、胃潰瘍甚至胃癌,若檢查結果為陽性,應先進行除菌治療。其他藥物治療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患其十二指腸對於胃酸的敏感度會上升且對胃酸的清除能力下降,故有證據顯示,質子幫浦抑制劑和組織胺阻斷劑對症狀改善是有效果的,甚至有研究顯示,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的病人除了在臨床上症狀改善外,病理組織切片也顯示,十二指腸嗜伊紅性白血球及肥大細胞數目也有下降。另外,使用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也可改善症狀。

而以不同亞型來看,針對上腹疼痛症候群的病人,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和組織胺阻斷劑療效較佳;針對餐後不適症候群的病人,則傾向使用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但多數病人同時具有兩種亞型的表現,故可併用以上兩類藥物,再視症狀加以調整。

而針對上述藥物療效不佳的病人,則可使用調控中樞神經的藥物,可以調控疼痛知覺,降低臟器知覺敏感度及影響到腸胃蠕動的機能,進而達到治療效果。例如三環抗憂鬱藥物或其它精神科藥品:trazodone、 mirtazapine、buspirone等。甚至有研究顯示調節神經痛的藥物如pregabalin也可藉由調節中樞對疼痛的知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狀。至於使用益生菌來改變腸道微菌叢的方式,目前證據力仍不強。

 

油膩的食物也常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平時需避免。(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避免油膩食物 維持規律運動習慣

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同步進行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整。臨床觀察,有些飲食較常引發消化不良症狀,例如油膩的食物、乳製品、酒精、咖啡、紅肉、辣椒、碳酸飲料、蛋糕及甜點等。但在研究上,只有油膩食物有明確實證會引起胃部蠕動功能變慢,並影響臟器知覺敏感度,其它食物是否需要絕對避免,尚未有定論。
 
另外,日常生活中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運動也有助於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症狀。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應可讓長期不適的症狀有所改善,「腸」保平安。

原文出處:好心肝會刊 | 肚子怪怪的…不一定是吃壞肚子! 解析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