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挖鼻孔, 小心鼻前庭炎,甚至影響腦部!
2023/12/03
你有挖鼻孔的習慣嗎?若是不小心摳出傷口,加上手部細菌多,可能會引起鼻前庭炎。(圖片來源:iStock)
本文目錄
鼻子感染時可能會波及到腦部
王先生因為鼻毛過長,自行用鼻毛刀修剪,結果弄傷鼻孔,引發細菌感染,疼痛難耐。就醫時,醫師發現他鼻毛的根部毛囊已經紅腫一塊,造成「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指的是鼻孔內鼻黏膜前區域的發炎,多源自毛囊的發炎。此處的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一旦皮膚有傷口,就容易沿著毛囊或皮膚表面造成感染。鼻部表面可能紅腫凸出,看起來像是鼻孔的青春痘,其實是鼻孔內毛囊炎形成的紅腫熱痛延伸所致;鼻頭內側,特別是鼻毛區,可能出現腫脹、觸痛、結痂,嚴重者有產生膿瘍的可能。
此一狀況在各種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主要跟日常行為有關,尤其是鼻毛長或有鼻過敏的人,因鼻部容易搔癢,若習慣去抓、摳鼻子,挖鼻孔,或不當剪修鼻毛,就可能造成傷口導致鼻前庭炎。此習慣若是不改,鼻前庭炎可能會反覆發作。
鼻前庭炎的症狀。(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治療上建議保持患部清潔,多半會自行痊癒,但如果症狀變嚴重或擴散時,應立即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單純為鼻前庭炎,且可給予適當藥物及局部治療。因為有時不是鼻前庭炎這麼簡單,例如鼻唇囊腫(nasolabial cyst),也可能在鼻孔周圍造成腫脹,需要手術治療,診斷上必須由專業醫師判斷。另外,鼻子靠近臉部的「危險三角區」,處理上應慎重,不幸感染時可能會波及到腦部。
什麼是臉部的「危險三角區」?
危險三角區是指雙眉中間的眉心,延伸到鼻部、嘴角兩側形成的三角區域(如下圖)。由於這個部位的靜脈血管與大腦相連結,此處的靜脈雖有瓣膜避免血液逆流,但是顏面的血管與海綿竇等顱內血管叢距離很近,且有連結,故顏面感染仍有極低的機會造成顱內感染。雖然在全球公共衛生皆已大幅提升的今天,這已極為少見,但免疫不全的病人仍要小心嚴重感染發生。總而言之,若鼻內有腫痛情況不見改善,建議還是請醫師確認,避免延誤。
危險三角區是指雙眉中間的眉心,延伸到鼻部、嘴角兩側形成的三角區域。(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鼻前庭炎治療以局部抗生素藥膏為主
一旦確認是鼻前庭炎,可以針對患部使用抗生素藥膏,以棉花棒沾取適量藥膏,一天1至2次輕塗在患部表面殺菌。若患部已深入,塗抹效果有限,則需搭配口服抗生素使用,一般服用3至5天。通常一周內症狀就可以緩解、恢復。要特別注意的是,服藥時需遵照醫囑,避免自行停藥,減少抗藥性疑慮。就醫返家後,要觀察服藥或是塗抹藥膏後,症狀改善與否。另外也要注意清潔,不要沒洗手就去碰觸患部,避免傷口惡化。
注意鼻腔的衛生與清潔 避免過度修剪鼻毛
不要以為挖鼻孔沒什麼,除了鼻孔內原有的菌叢外,手上的細菌也可能進入摳鼻的傷口。平常應盡量將指甲剪短,避免不小心摳傷鼻內皮膚。要注意保持手部乾淨。臨床可見露天工作者因為身處環境空氣較為髒污,容易有鼻屎,若手部沒清潔去挖鼻孔,就容易發生鼻前庭炎的情況。
鼻毛的功能是擋住外部髒污進入到鼻腔,但如果鼻毛太長,心理感受不佳或有社交考量,還是可以適度修剪鼻毛,以不會過長、不造成搔癢為原則,不要修剪過度,反而讓鼻毛無法發揮阻擋灰塵的防禦機制。
協助幼兒清除鼻屎時,目視可及處,用安全材質(如矽膠)的小鑷子或棉花棒輕輕摳出即可。(圖片來源:iStock)
修剪鼻毛時,要注意器材清潔,可以先用酒精消毒。修剪時不要接觸到鼻毛根部,避免摩擦鼻黏膜而造成傷口。
幼兒的鼻毛比較少,較不會有需要修剪的問題,常出現的困擾是因為感冒流鼻涕,分泌物乾掉後塞住鼻孔,導致呼吸不順暢。協助幼兒清除鼻屎時,目視可及處,用安全材質(如矽膠)的小鑷子或棉花棒輕輕摳出即可,但位於鼻腔較深部的鼻屎建議不要自行處理,可能造成鼻腔及鼻中膈的黏膜破損流血,若不放心可以請醫師評估是否需取出。
近幾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民眾生活中習慣戴口罩,無形中也降低了鼻前庭炎的發生。口罩一方面可阻隔掉空氣中的髒污,使鼻屎不易形成,挖鼻孔的行為也自然減少了。不過疫情已經日趨緩解,口罩令也逐步放寬,建議民眾還是可以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摳鼻孔、保持手部清潔,維護鼻部健康!
原文出處: 健康刊物 | 愛挖鼻孔, 小心鼻前庭炎,甚至影響腦部!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