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疼痛, 其實是神經纏套引起?!
2024/07/08
最常見的神經纏套是「腕隧道症候群」。(圖片來源:iStock)
許多難解的慢性疼痛做過一些治療後仍然好不了,復健科醫師診斷為「神經纏套」,這是什麼樣的疾病?
「神經纏套(nerve entrapment)」是一種周邊神經被鄰近組織壓迫而產生神經學症狀的疾病。人體的神經從脊髓出發後,往周邊分支時會穿過筋膜、肌肉與骨頭和軟組織間的縫隙,如果有些地方天生比較狹窄,或是有增厚的結締組織,神經就會被緻密的組織夾住。當平日的活動包含長時間反覆的動作,讓神經跟周圍較硬的組織一直摩擦,就會在周圍產生疤痕組織及增生血管,引發不適。
神經纏套常見症狀包括:神經支配的部位麻木、感覺變遲鈍、尖銳的局部疼痛或燒灼感、像被針尖刺到、輕輕碰觸即感覺異常疼痛、脹痛、痠脹、緊繃、局部肌肉無力及關節活動受限等,且可能會慢慢往四周擴散。神經纏套的症狀可以很明確,患者能畫出一個範圍,剛好跟某條神經支配的區域相符;也可以非常模糊,就是一整片不舒服,說不出到底哪裡痛,需要抽絲剝繭來確定診斷。
本文目錄
常見的神經纏套:腕隧道症候群、尺神經病變
最常見的神經纏套是「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成因是通過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掌骨及其上方的韌帶「屈肌支持帶」壓迫,或是整條神經從頸椎以降都張力過大造成。初期會造成前三指半、掌面及指尖麻木疼痛,麻感常在夜間加劇,患者會抱怨麻到醒過來,甩甩手會暫時舒緩,如果重複手腕彎曲伸直的工作則會加重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初期會造成前三指半、掌面及指尖麻木疼痛。(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中期的腕隧道症候群會出現動作障礙,像是手指的精細動作變差、握力下降,常常摔杯子或是拿不住碗,麻痛會漸漸延伸到前臂手肘甚至到肩膀;後期則會出現肌肉萎縮及感覺喪失等。
人一生有10%的機會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機率則上升到84%。其他危險因子包括體重過重、女性、懷孕、甲狀腺功能低下、結締組織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及基因異常等。
第二常見的神經纏套是「尺神經病變」,手肘不小心撞到會發麻的麻筋,就是尺神經的俗稱。反覆的手肘彎曲壓迫、重量壓在手肘或手腕上,或是太長時間彎曲手肘,會造成小指、無名指小指側、手掌手背或前臂內側的麻刺感,嚴重者會出現握力降低及掌部深層肌肉萎縮,產生第四、五掌指關節無法彎曲的「爪形手」。症狀在夜晚比較嚴重,特別是入睡後採取手肘彎曲的睡姿,會讓神經長時間處於拉長的狀態。
尺神經最常發生的壓迫點在手肘內後側,稱為「肘隧道症候群」。有一層韌帶將尺神經圍在手肘骨頭的溝縫上滑動,神經再向遠端鑽過肌肉間的筋膜,如果腫起來的神經反覆跟上面的韌帶或筋膜摩擦,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尺神經第二常見的壓迫點在靠小指側的手腕,這裡被手腕的鉤狀骨及韌帶夾擠,稱為「蓋氏隧道症候群」,因為騎公路車的人在握把手的時候會壓到這個地方,所以也被稱為「自行車騎士麻痺」,相同狀況會出現在舉重及需要搬運重物的工作者身上。過度的握拳、扭轉或長時間維持手腕彎曲加上尺側偏移的動作也是成因。
尺神經最常發生的壓迫點在手肘內後側。(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其他神經也可能發生纏套
所有的周邊神經都有可能被壓迫纏套,例如在上臂的「橈神經纏套」,造成手肘痛、垂腕症或手背麻痛;內踝的「跗隧道症候群」造成足弓足底麻痛;膝關節外側的「總腓神經纏套」造成膝關節及小腿疼痛無力;「外股皮神經纏套」導致前外側大腿疼痛;「背肩胛神經纏套」為膏肓痛的成因之一;「陰部神經纏套」造成臀部深處或是陰部疼痛;「頸胸腰椎神經根壓迫」也是現代人常見的病症。
另外一種狀況是外傷或是手術中無法避免造成的神經損傷,例如神經被拉扯、穿刺、甚至斷裂後,神經本身傳導功能受損,或是在復原過程中跟疤痕沾黏,都會出現長期影響。例如一成以上遠端肱骨骨折及手肘脫臼的個案出現過尺神經壓迫。如果受傷的神經依原始損傷程度判斷復原不如預期,或有不成比例的神經症狀,宜進行神經纏套的檢查。
神經纏套要做哪些檢查?
若懷疑罹患神經纏套,除了理學檢查外,可以利用神經傳導電學檢查、高階超音波檢查或磁振造影檢查,來確認神經受損位置、受損原因及嚴重程度。
神經傳導電學檢查是診斷神經損傷的利器,以神經傳導電流的速度及強度來偵測出哪一段神經受損。舉例來說,如果病患手指麻,就可以透過檢查區分是下列何者:1頸椎關節壓迫頸部神經根、2鎖骨附近的臂神經叢壓迫、3肘隧道症候群、4手腕的蓋氏隧道症候群。但是電學檢查有其限制,例如有10~25%腕隧道症候群的病患因為神經壓迫程度較輕微,不會出現檢查上的異常,也有一些靠近軀幹末端的神經纏套不容易進行神經傳導電學檢查。因為神經在人體周邊的分支千變萬化,如果沒有超音波協助(一般神經檢查室沒有配備超音波機器),較難定位目標神經的位置。
高階超音波檢查可以直接看到神經受傷的影像,找出它在哪裡被哪一種組織壓迫。例如影像可顯示結締組織增厚、骨頭突出、肌肉張力過強、神經穿過筋膜滑動不順、術後疤痕沾黏、有腫瘤剛好長在神經旁邊,或是一顆神經瘤在作怪。超音波看起來,被壓迫的神經段通常會變細,反而壓迫點近端的神經會腫大、顏色變黑、失去神經纖維的樣子;受神經支配的肌肉則會萎縮、被脂肪組織佔據而變白。有時候靜態超音波看不出問題,移動肢體做動態超音波才會看到神經彈跳及其他組織摩擦壓迫神經的樣子。找到確實的病因,才能妥善制定治療對策。
神經纏套該如何治療?
一般建議先進行保守治療或「神經解套注射」,如果沒有好轉才考慮手術。
神經纏套的基礎成因不明,但被壓迫的神經因為內部壓力比較高,都有缺血的現象。如果外部壓力加大,缺血狀況變嚴重,神經症狀也會加重。以腕隧道症候群為例,當腕關節保持大角度伸展,增加神經腔室壓力,手麻就會變嚴重。因此建議病人應減少重複手腕活動的工作、睡覺時戴護具防止手腕彎折等。
被壓迫的神經會水腫,而腫大的神經會漸漸纖維化,讓神經在組織間滑動不順暢,所以物理徒手治療的「神經牽拉」手法會對沾黏的神經滑動有益。被壓迫的神經一旦開始發炎,就會刺激神經軸突和和痛覺受器,引發慢性神經痛,但是研究顯示服用消炎藥物並沒有比安慰劑有用,局部施打類固醇也只有短期的效果。
腕隧道症候群病人應減少重複手腕活動的工作、睡覺時戴護具防止手腕彎折等。(圖片來源:iStock)
周邊神經痛久了,可能會轉移成中樞性神經痛,也就是就算神經壓迫治療好了,大腦還是會讓自己感覺身體在痛,需要接續漫長的藥物、認知、物理治療等。而且神經壓迫越久越難復原,例如腕隧道症侯群患者如果不治療,經過兩年追蹤,有52%的人症狀持平或惡化,只有48%的人會自行緩解。所以若懷疑神經纏套,還是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萬一當神經纏套的局部成因不明,就需要從全身的角度來看,遠端的神經壓迫是否與近端神經或筋膜的張力異常有關,再配合物理治療或增生治療改善。如果與自體免疫疾病、荷爾蒙失調、結締組織疾病等相關,則應優先進行系統性的治療。
高階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出神經是否受到壓迫或受傷。(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神經解套注射」撐開組織助復原
神經解套注射是在高階超音波的引導下,在螢幕上看著針尖精確地到達神經的周圍,但小心不碰到神經,同時注射10ml以上跟人體滲透壓相同的5%葡萄糖水,利用注射的水壓將周邊組織逐步撐開,分離沾黏的地方,並剝除異常增生的小血管,讓神經漂浮在穩定神經細胞的液體裡面。若神經受損較嚴重或是病程較久,可以考慮選擇注射濃厚血小板血漿(PRP)促進神經修復再生。於特定病灶,有機會用反向的針鋒將過緊的組織劃開來釋放壓力,像是迷你版的微創手術。通常2到4周治療一次,視病情進行1至6次治療。
要注意的是,神經纏套常常只是表象,背後往往藏有肌力不平衡或是結構損傷,讓全身整體張力異常。如果能搭配姿勢矯正、運動、物理治療、增生療法或手術完整修復,穩定關節,讓張力回復平衡,神經才有機會順利滑動,永保安康。
原文出處: 健康刊物 | 難解疼痛, 其實是神經纏套引起?!
心發現延伸閱讀:
- 外出旅行當心「臭蟲」跟著你回家!防範守則、殺蟲方法一次告訴你
- 晚期大腸癌能擺脫人工肛門?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效果好
- 夏天不想曬黑!防曬傷、抗老化更重要,教你看懂SPF、PA防曬係數
- 紫外線爆表!曬傷了怎麼辦?曬傷傷口照顧指南
- 日本爆紅「超慢跑」怎麼做?輕鬆減脂、運動新手、討厭慢跑必看!
- 頻尿、漏尿、夜尿… 是間質性膀胱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