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健康

分享心發現

「我有社恐…」 社交恐懼症是疾病嗎?如何克服?

2024/08/28

 

近年來「社恐」一詞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不喜歡社交就稱自己為「社恐」。社交恐懼症是疾病嗎?

 

多數人在需要表現或接受評價的情境都會緊張焦慮。(圖片來源:好健康會刊)

 

社恐或社交恐懼是描述有些人在人際互動情境中,容易感受到明顯甚或強烈的不自在、緊張,對自己能否勝任抱持著擔憂的想法,這個內在狀態使個人對於某些社交場合有負荷、希望可以避免。

 

本文目錄

符合社交焦慮症有以下3個重點

一般程度的社交焦慮為,即使有所焦慮,個人尚能調節安頓自己,不致於干擾日常生活功能的情況,我們並不會說這是疾病。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要符合社交焦慮症(亦可稱社交恐懼症)的診斷有以下3個重點:

 

1. 對於要面對一個或多個可能被他人審視觀察的社交情境,有強烈的恐懼或焦慮。如在社交互動中(開啟對話、會見不熟悉的朋友)、在眾人面前表現(上台報告、表演),會害怕自己行為表現不佳或流露出焦慮狀態,被負面評價。

 

2. 個人感受的害怕和焦慮感,大幅超過實際社交情境可能帶來的挑戰。個人會想辦法迴避社交情境,或是勉強忍耐住強烈的恐懼和焦慮。

 

3. 這樣的焦慮和迴避行為出現持續達6個月以上,並帶來生活中極大苦惱,或在人際互動、工作、其他重要情境,造成適應功能上的不良影響。

 

由上述的診斷原則,我們可以了解,若是對社交情境有過於強烈的焦慮感,而且伴隨行為改變,造成顯著生活中的適應不良或痛苦,才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


內向與外向是性格特質  每個人在不同環境下都會有不同表現

而常常與社恐連結在一起的「內向」,則是性格特質。內向和外向,可以理解為描述性格上的一種傾向。一個人較外向,通常是形容他喜歡人際互動、容易向外接觸、看來活力十足。一個人較內向,則描繪他較自在於獨處、言談舉止較內斂。不過,這兩個傾向不見得是一分為二,一個人只能是外向或內向。我們覺得外向的人,於不同的外在環境(有喜歡的友伴、在陌生國家)、不同的內在狀態(愉快時、生病時、壓力時),他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較為內向的人,也有不少是慢熟型,在觀察熟悉環境,了解旁人的大致模式時,也可有自在活潑的互動。  

 

根據不同的性格傾向理論,還有許多其他面向,如對經驗的開放程度、應對事情的嚴謹程度、與人相處的可親程度、敏感程度等。另外,我們的性格在承受重大挑戰下的穩定性、適應性和個體性,也都各有不同。人性的豐富程度需要時間和細膩的感受來理解。

 

原則上,一般程度的社交焦慮,若能覺察並接納自己天生氣質的特色,在工作人際和親密關係上,能有恰當的安排和期待,適應良好,感覺自在滿足,我們並不會視為疾病。

 

大部分的人在有關表現、他人評價的情境下,也會緊張焦慮。一般程度的焦慮,會啟動身體內在的備戰系統,讓我們應對時較有能量、反應較敏捷。壓力情境解除後,神經系統緩和下來,我們也會從順利的經驗中,微調自己對類似情境的預期和反應程度,因此,在中性或正向的經驗累積中,我們慢慢變得較穩定,不再那麼緊張。

 

社交焦慮症的風險因子

社交焦慮症有相關風險因子,包括:

●焦慮或憂鬱疾患的家族史

●不利的兒時成長經驗 

●嚴重的排擠霸凌、嚴重家庭衝突、創傷、虐待

●較敏感、行為抑制的氣質

●重大的環境轉換

以上這些因子,有些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我們情緒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和反應性,有些則是可能觸發超過內在可調節的焦慮程度,導致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好發於兒童與青少年 很可能影響學習適應 需儘早良性介入

根據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社交焦慮症於過去一年的盛行率,在成人約7%,在青少年約9%。相關研究呈現社交焦慮症的好發年齡有兩個階段:兒童早期及青少年期。美國波士頓大學大學焦慮及相關疾患中心學者Anthony Rosellini的研究顯示,在210位社交焦慮症的成人(17~74歲,平均32歲)中,發病年齡21%在兒童早期(10歲前),10%在10~13歲,28.1%在青少年期(14~17歲),19.5%在青少年晚期至年輕成人期(18~22歲)。

 

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焦慮及相關疾患中心的學者David Barlow,及維吉尼亞大學心理部兒童研究中心的學者Thomas Ollendick的探討,如果個人天生氣質上神經敏感性較強,容易經驗到不適的情緒(如焦慮、羞恥、罪惡感),合併害羞及行為退縮,且抱持著對外在變動的低掌握感,這三個面向可能使個人在較早的年紀,如兒童早期,出現社交焦慮症。這些可能讓個人將人際互動和自己在互動中感知的生理反應及情緒解讀為負面的,並認知這樣的互動是有威脅感的,甚至帶給個人超乎掌握的感受。兒童和青少年也許天生帶有以上的氣質傾向,若再實際經歷十分負面的社交情境,也有可能在此壓力下發展出社交焦慮症。

 

在症狀上,兒童的社交焦慮表現可能是哭泣、拒絕和其他兒童或成人互動、不太敢去學校、不易加入同儕團體、在學校不敢開口求助、非常依賴照顧者、十分警覺。

 

青少年和成人則可從3方面呈現:1認知及情緒上,煩惱於日常活動中要接觸陌生人、開啟對話、和朋友互動;需要大量人際互動的場合會預期性焦慮,如過年家族聚會、公司忘年會;反覆擔憂會出糗或表現不好;互動後過度分析自己的表現和放大缺失。2行為上迴避需社交互動的情境、逃避成為被注意的焦點、難以出門上學或維持工作出席。3生理反應上,可能經驗到像恐慌發作般的強烈焦慮及身體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頭暈、大量冒汗、顫抖、噁心等。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研究發現,較早的發病年紀,可預測較嚴重的疾病程度(更強烈的焦慮、更明顯的自律神經失調反應),也可能合併其他情緒疾患、生活適應較不良(休學、無業)。因此早期覺察和良性的介入是重要的且有可能改善病程發展。

 

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這方面的焦慮,強烈程度讓人感到非常困擾,或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就學、工作,可以和心理衛生相關的專業人員連絡,討論相關自助或治療資源。治療可從認知行為與藥物著手:

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療者的協助下,學習覺察個人的思考、行為模式是如何連動焦慮情緒並帶來有困擾的後果,並去調適改變。

 

藥物治療:提升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濃度的抗憂鬱/焦慮藥物。

 

另外,建立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調節情緒和生理敏感性,也可查閱相關書籍、網路資源,了解疾病與治療資訊,並練習放鬆等。

 

同理有社交焦慮的親友 建立安全互信的關係

若是身邊有社交焦慮的朋友、同事,不妨以幽默溫和的方式表達尊重其界線和需求,如「我話多,如果你有時沒準備好回話或不是那麼想講,可以讓我知道。」「你如果滿緊張需要幫忙的話,可以打個暗號或傳個訊息,我們看看如何協助你。」

 

在關心可能有社交焦慮的親人時,我們常容易在自己也煩惱的狀態下,急著要提供方法或要求親人調整改變,而帶給對方額外的壓力。對方在這樣的互動中也不容易感覺被理解,可能更不安而拉開距離。

 

建議可以輕輕地表達關心,如「最近感覺你有時候比較緊張,是嗎?」探詢對方是否想分享和透露自己的難處,以願意理解且尊重的態度,來建立彼此間的溝通管道。若對方可以表達困擾,也在思考如何幫助自己,我們可以在他覺得想要接收的前提下,提供相關衛教資訊、連結心理衛生資源(學校輔導系統、心理治療所、醫院診所)。

 

在親人因高度社交焦慮下而影響其生活適應時,請覺察自己的焦慮,不宜讓自己的焦慮反映在與親人的互動上,施予壓力。記得和親人建立具安全感且互信的關係,才真正有機會幫得上忙。我們可以在覺察自己也很焦慮時,緩和自己,放慢腳步,從適量關心、了解、探詢其對困擾的態度,慢慢來。有需要時,自己也可以連結心理衛生資源,得到專業協助。

 

原文出處: 健康刊物 | 「我有社恐…」 社交恐懼症是疾病嗎?如何克服?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