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健康

分享心發現

肺炎鏈球菌要注意哪些問題?專業醫生告訴你

2024/12/08

 

目前出生滿2個月至未滿5歲的幼童及65歲以上長者已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建議按時程完成接種。(圖片來源:iStock)

 

本文目錄

Q1:肺炎鏈球菌疫苗分成幾種?

 

:目前國內許可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共有3種,皆是不活化疫苗,依照涵蓋型別的不同,分別為:

1.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適用於出生滿6周以上幼兒、青少年、成人與長者。

 

2. 15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5),內含15種血清型(比13價肺鏈疫苗多涵蓋了22F及33F),適用於出生滿6周以上幼兒、青少年、成人與長者。

 

3.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2歲以上兒童。

 

 

Q2:誰該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除了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高風險族群包括:

1.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
2.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3. 人工耳植入者。
4. 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5. 腦脊髓液滲漏者。
6.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Q3:該如何選擇肺炎鏈球菌疫苗?

:目前出生滿2個月至未滿5歲的幼童及65歲以上長者已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建議按時程完成接種。

1. 65歲以上民眾,自2023年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疫苗:

●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且間隔至少1年者(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周),可公費接種1劑PPV23。

●從未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及PPV23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1年後(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周 )再公費接種1劑PPV23。

●曾經接種PPV23且間隔至少1年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2. 18歲(含)以上成人至未滿 65歲高危險群自費接種建議:

●從未接種過:先接種1劑PCV13或PCV15,間隔至少8周接種 1 劑PPV23,間隔至少5年再接種第2劑PPV23。

●接種過1劑PPV23:間隔至少1年再接種1劑PCV13或PCV15;與PCV13間隔至少8周,且與前一劑PPV23間隔至少 5年,再接種第2劑PPV23。

●接種過2劑PPV23:與前一劑PPV23間隔至少1年再接種1劑PCV13或PCV15。

●接種過1劑PCV13或PCV15:間隔至少8周再接種1劑PPV23,5年後再接種第2劑 PPV23。

●接種過1劑PCV13或PCV15與1劑PPV23:與前一劑PPV23間隔至少5年,再接種第2劑PPV23。

 

18歲(含)以上成人至未滿 65歲高危險群自費接種建議。(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Q4: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會有什麼不舒服?

:較常見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大多在2天內會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很少發生。

 

 

Q5:誰不能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如果有發燒或患有中重度疾病,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但如果對疫苗或疫苗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則為接種禁忌。

 

原文出處: 好心肝會刊 | 肺炎鏈球菌5問 楊佳容醫師專業解答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