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徜徉在花東縱谷的田野風光

秋天騎單車遊關山環鎮自行車道

秋天騎單車遊關山環鎮自行車道,享受台東山谷間的自然美景。(圖片來源:細腿男)

天氣逐漸轉趨涼爽,此時在騎單車最是舒服。全長12公里的「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分為親水、親山兩段,全程騎行約1-2小時,可在關山親水公園向附近商家租借單車或四輪電動車,沿清澈的關山大排與紅石溪騎行。關山水圳最早由日本人規劃,直至民國政府發展東部的農務建設,將水圳興建更趨完整。後來東移的客家人以「客土造田」(用別處的土壤來這栽培作物)造就了現在的關山米鄉,靠著農家辛苦維護水圳,才得以擁有這片美麗的景色。

縱觀日月亭

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分為親水、親山兩段,在制高點「縱觀日月亭」可遠望整個關山鎮。(圖片來源:細腿男)

關山迷人之處,就是中央山脈近在咫尺,稻田入秋之後也將從嫩綠轉為遍野豐饒的橙黃色,冬天則能欣賞向日葵或油菜花海。而停下腳步走入田間小徑,呼吸著縱谷新鮮空氣開啟身心感知,讓人想在田裡開心奔跑跳舞。親山段享受的,則是樹林成蔭下的涼爽和光影遊戲,還有不絕於耳的蟲鳴鳥叫,登高望遠,將關山的純樸風貌盡收眼底。

遠傳friDay購物:→更多台東好物選

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與自然共生的美麗詩句

療癒系列

安聖惠的「療癒系列」,創作靈感出自《漂鳥集》第227首:生命的律動在自己的樂音中得到歇息。(圖片來源:細腿男)

「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是近年來花東的藝術盛事。受邀藝術家各自以泰戈爾文學鉅作《漂鳥集》中的一段詩句為題,將創作融合於自然,在197縣道沿途盛放,而今年有3件裝置藝術,都座落在「關山親水公園」裡。
「療癒系列」的藝術家安聖惠散步至此,空間療癒了她,想像著大樹旁有很多小樹圍繞、開心跳舞,便織上大吊床般的裙擺,讓民眾可以躺在上頭、親近藝術,而織紋也與湖泊水波相互呼應,幻像自己就漂浮在湖面上。

療癒系列

徐暋盛的「療癒系列」,創作靈感出自《漂鳥集》第155首:沉默能保護妳的聲音,如同鳥巢托住睡眠中的鳥兒。(圖片來源:細腿男)

位在榕樹群中,竹藝師徐暋盛的「蛻變前的等待」,則藉由昆蟲一生中的繭、蛹時期,在自然環境的保護下孕育,沉潛等待新生命蛻變而生,也詮釋生命的寶貴與無窮的力量。

雲朵製造所

林淑鈴的「雲朵製造所」,創作靈感出自《漂鳥集》第74首:雲霧,像愛情一樣,在心的山丘上遊戲,變化出許多美麗的驚奇。(圖片來源:細腿男)

擅長混合媒材創作的藝術家林淑鈴,將大自然的色彩編織成線條柔美、綺麗夢幻的彩雲,風格童趣創的「雲朵製造所」,表達大地處處都萌發著生機、延伸天際,而一團團可愛的小白雲,也與遠方縱谷間的真雲朵相應成趣。

電光社區:來找阿美族耆老放竹炮、嘗美食、喝道地的電光咖啡

電光社區

透過團體預約,可到電光社區體驗傳統的放竹炮和現烤生醃豬肉。(圖片來源:細腿男)

卑南溪另一頭的「電光社區」,是關山高人氣的原住民聚落。在這裡可以找耆老阿公Kapi體驗電光阿美族的傳統竹炮。竹炮最早是用來嚇退清兵的空包彈,後來做為趕跑猴子和山豬之用,現在是豐年祭的傳統祭儀之一。選用長約6尺的刺竹為炮筒,鑿洞放置碳化鈣的電石,再倒入一瓢水,讓電石作用產生大量的乙炔,打開洞口點火後就會爆出一聲轟天巨響,是相當意思的部落文化體驗。

電光寶媽食堂

在「電光寶媽食堂」,可以品嘗到融合原住民和客家菜的特色料理,還有取山中食材做為香料的調酒飲料。(圖片來源:細腿男)

在「電光寶媽食堂」,主廚小孟擅長運用地食材,結合原住民和客家菜作法,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創意料理。招牌菜「酒釀豬腳」以十種藥材製作釀酒的原料酒麴,將酒粕瀝起後拿來醃。這鍋酒釀豬腳滷得肉嫩皮Q彈、香氣滿溢有夠下飯。

此外,擺上阿美族醃生豬肉的烤飯糰、包入自家蔬菜和酒釀雞肉的墨西哥捲也都好好吃!吃完飯,再到「日出禾作」,讓返鄉青年黃瀚教我們體驗以手網烘炒豆子,品嘗他手沖的電光咖啡配自家米香餅,聽他娓娓道來關山電光的咖啡史!

咖啡

從日治時代,電光就開始種植咖啡至今。在「日出禾作」,可以體驗手網烘豆和品嘗手沖的電光咖啡。(圖片來源:細腿男)

最後,想來關山玩,除了觀光景點吃吃喝喝的自助行,也能透過擅長規畫深度旅遊的「偏愛旅行」,或是在地旅遊資訊平台「關點|Guan Point 工作室」,客製專屬行程和深度文化體驗,讓旅行更加豐富有趣!

遠傳friDay購物:→更多台東好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