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提案

分享心發現

不要再說端午節快樂了!關於粽子與端午節的10個冷知識

2023/06/16

當我們吃著粽子的同時,是否曾經想過在這個工業量產時代,粽子仍然無法透過中央工廠大量生產,只能藉由人工一個一個拿起粽葉包入內餡後烹煮。關於端午節必吃的粽子,也許從小到大吃過不少,但仔細回想,是不是還不太瞭解呢?以下關於粽子與端午節的10個小知識,不知道你知道多少呢?

1. 粽子是為了屈原?

從小到大都聽過,粽子是為了不讓汨羅江裡的魚蝦吃屈原身體演變而來,但根據學者的考究之下,端午節的形成比起屈原存活的時代更早,主要是與中國南方吳越民俗舉行圖騰祭的祭龍有關,當時粽子應該是投入給水中蛟龍,直到後來才演變為投入江中保護屈原。

提到肉粽的由來,就想人想到屈原。(圖片來源:iStock)

2. 戰南北粽也要知道差異在哪裡?

每到端午節就是鄉民們戰南北粽的時候,雖然大家各有愛好,但還是要好好了解兩者差異才能戰!南部粽主要是以綠色的麻竹葉包入生糯米與半熟餡料煮熟,口感較為扎實軟Q,而北部粽則是用褐色的桂竹葉包起熟米等餡料,經二次蒸煮至熟,口感較為粒粒分明,有不少人認為這樣的北部粽其實就是油飯包進粽葉裡而已,不曉得你覺得呢?

南門市場立家推出的北部台灣粽,爆炒餡料香氣濃郁,糯米粒粒分明,相當受到歡迎。(這裡買)(圖片提供:遠傳friDay購物)

3. 被洗腦的粽子醬料

吃粽子無論台灣南北差異,肯定都有吃肉粽沾愛之味甜辣醬,吃鹼粽淋上豐年果糖的習慣,這些都是來自廣告效益。在臺灣熱銷超過30年的愛之味甜辣醬,是辣椒混合番茄醬發酵而成,如同廣告裡明星曹蘭所說「甜甜辣辣的滋味」讓粽子吃起來更有風味,而當年「豐年果糖~是好糖」廣告台詞,也讓豐年果糖成為家庭必備,不管是沾吐司、搭鹼粽,都成為端午節令人懷念的潮流之一。

4. 世界上第一顆粽子的粽葉是…

時下粽子風格百百種,除了台灣的南北部粽,包入高級食材的廣東裹蒸粽也逐漸成為近代端午節高級送禮需求,但是據考古學記載,最初的粽子稱為角黍,是一種以菰葉(茭白葉)包著黍米的食物,與台灣常用的桂竹葉、麻竹葉略有差異。

5. 秘魯人在聖誕節吃粽子

可能曾聽聞韓國人也過端午節,日本人也吃粽子一事,但是遙遠南美洲的秘魯人居然也吃粽子!秘魯人吃的粽子用的是香蕉葉包裹雞肉等餡料,會在煮熟後搭配秘魯辣醬、紫洋蔥等清新香辣的配料享用,而且有趣的是,秘魯人是在聖誕節吃粽子!

秘魯人也吃粽子,但是風格較偏向料理感覺,會特別添加秘魯辣醬與紫洋蔥等搭配享用。(圖片來源:iStock)

6. 中國政府居然要把粽子統一國際標準

中國政府在2020年推行粽子國際標準,決定將粽子英文翻譯統一為Zongzi,是為了促進中國食品的出口貿易,同時讓與粽子接近的世界美食有所差異。根據其他媒體報導,統一標準會考量基本操作工藝、感官指標、食品添加等設立標準,也就是說未來關於風味、形狀、名稱都會有統一標準出現。

在中國的粽子依據各地有所差異,不曉得經過統一標準化的粽子會變成什麼模樣呢?(圖片來源:iStock)

7. 當有人說要送肉粽的時候…

當在彰化沿海一帶聽到「送肉粽」一詞別太高興,不是有人要送你肉粽吃,而是得改緊迴避。送肉粽是為上吊去世的往生者舉辦的傳統送煞儀式,以肉粽綑綁的概念暗喻,在送肉粽儀式所經過的路線皆會希望生人迴避,而電影《粽邪》正是以此民俗為概念拍攝。

friDay影音:粽邪

8. 屈原根本不姓屈

一直以來可能都誤會屈原是姓「屈」名「原」,但事實上在先秦時代的古人姓、氏是分開的,屈原實際上本姓為「羋(讀:ㄇㄧˇ)」,氏才是為「屈」,而字為「原」,因此多被稱為屈原。

在新加坡的中國花園,保有屈原雕像於標誌性的寶塔前。(圖片來源:iStock)

9. 端午節的叫法榮登全部節日之最

應該沒有其他節日的稱呼比起端午節更多元,每年的五月初五最被常形容為端午節,但這一天還有端陽節、五日節、五月節、天中節、浴蘭節、重午節、夏節、菖蒲節等多達20幾個叫法。今年農曆五月五日那天,不妨用其他形容來表示吧!

10. 端午節不能祝賀端午節快樂

什麼節日都想祝福他人能快樂度過這天,但端午節跟清明節一樣都屬於祭祀之日,不只大名鼎鼎的屈原投汨羅江而死,其他也有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的歷史,加上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在古代意味著毒日,也就是從立夏要轉陰的災厄日、瘟疫好發的季節,因此才有延伸要喝陽氣最盛的午時水、掛香包驅蟲等習俗,如果在這天遇上朋友,不如祝對方端午安康吧!

在疫情時代下的我們,平安健康著實相當重要。(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