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用台灣米釀造台灣清酒 「天衡」榮獲亞洲清酒大賞 新品薄濁酒突破清酒釀造的技術設備高門檻
2024/11/27
(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你可能喝過清酒,但有喝過台灣人在台灣用台灣米釀造的台灣清酒嗎?「天衡」,是台灣清酒品牌,去年「天衡純米酒吉野一號」初登場,就榮獲OSA亞洲清酒大賞肯定,2024年底之際,趁勝追擊推出新品「天衡 薄濁純米酒 吉野一號」,風味更加圓潤,充滿果實香氣。想嚐鮮,動作要加快,因為首波只有限量200瓶,產量真的很少,不是玩飢餓行銷手段,而是這款薄濁酒使用的酒米是來自花蓮的吉野一號,米的產量本就不多,自然釀造的量也不多。
延伸閱讀:推薦台北最新開幕3家清酒餐廳 NIHONSHU Sake Space、濪、愛上日本酒
本文目錄
【台灣清酒天衡】藉清酒之美連結台灣在地農業
日本釀造清酒有著深遠歷史文化與脈略,舉凡酒米、製麴、酵母培養,每一個精細步驟延伸出來的技術、設備與經驗值,都是一門高深學問。雖然在時代背景演進下,日本時下年輕人也許愛飲葡萄酒多過於清酒,但日本全國酒造為推廣日本酒的努力,成績有目共睹。而日本酒發展的這些年來,導入了「地酒」概念,強調地理及在地原物料的特性,而這樣的演進也契合現今流行的永續生態作法。
天衡2023年初次作品「 天衡 純米酒 吉野一號」於香港亞洲清酒大賞 Oriental Sake Award 獲得純米酒類別銅賞。(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天衡」背後推手陳慧(Fay)並沒有強大的背景撐腰,之所以想發展台灣清酒,除了想釀造出好喝的清酒,她說:「希望藉由清酒之美連結起台灣在地農業、科學與文化發展,在這片土地上培育屬於清酒的永續未來,也為台灣稻米帶來不同的經濟價值,開拓清酒世界的疆域。」當然,遠大的目標背後,笑說什麼自己喝清酒不會宿醉,是適合喝清酒的體質,而且日本酒與華文漢字歷史的緊密淵源讓她甚感興趣,例如小時候念的詩經,竟然出現在日本酒身上,而日本島根縣甚至有用李白命名的酒造……多種原因交織下,才讓她以一股熱情投入台灣清酒的釀造。
【台灣清酒天衡】使用台灣吉野一號做為酒米
想做台灣清酒,夢想很美,實際執行上很難,陳慧一點一滴克服。清酒,是由水、米、麴三種元素組合。「天衡」用的自然是台灣在地水質,而米,尋尋覓覓後,選用了來自花蓮的吉野一號米。陳慧指出,吉野一號與日本有很深淵源,日治時期,一位熊本的日本移民來花蓮開墾,帶來了當地米種,沒想到竟然神奇地種植成功。「這個過程很神奇,要種成功沒有那麼容易,不然也不會有後來蓬萊米的發展與研究故事。不過,也因為在吉安成功種植了,吉野一號後來被選上送回日本進獻給日本天皇,所以也叫『獻穀米』。」
吉野一號的米粒較大,吃起來粉粉的,適口性欠佳。目前全台灣只有在少數幾個地方有復育種植,除了在花蓮吉安外,「天衡」是與花蓮壽豐鄉青農藍于昇合作配合。陳慧說:「吉野一號很珍貴,本來就量少,今年秋天的山陀兒颱風肆虐造成倒穗,很擔心今年會沒有米可以繼續用了。」
天衡的台灣清酒是使用吉野一號為酒米。(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台灣清酒天衡】釀造台灣清酒的技術門檻相當高
對陳慧來說,釀造台灣清酒,米的問題還不是最大,而是技術設備這座高牆。全世界不管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或哪個國家,要釀清酒的話,設備9成都從日本進口,滿昂貴的。此外,陳慧也指出,台灣在2002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前,釀酒是獨占事業,之後雖然有不少民間投入酒的釀造,但多為威士忌、精釀啤酒或水果酒等酒類,清酒相對少了許多人投入,原因就出在技術。
清酒的釀酒步驟,一句「一麴、二酛、三釀造」簡單7個字,就是入門的高門檻所在,完全得靠技術與經驗不斷累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麴可以讓酒米裡的澱粉轉化成糖,製酛為加入酵母,製成酒母,將糖變成酒精,得以進行釀造。陳慧說:「相較於屬於『單發酵』的啤酒與葡萄酒,清酒的這些步驟並不是接序發生的,都是同時進行,是所謂的『並行複發酵』,製程非常難控制。」而目前台灣有這個能力可以釀造清酒的,就只有台灣菸酒公司桃園酒廠與霧峰農會,「天衡」正是與前者合作。
圖為天衡清酒的釀造過程,左為製作酒母,右為蒸好的吉野一號米等待冷卻中。(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不過,「天衡」要達到完全MIT清酒,還差一哩路,那便是「酵母」。陳慧指出,搭配吉野一號,天衡使用的「協會9號系」酵母同樣源自熊本縣,由創立熊本縣酒造研究所野白金一博士在1953年所分離的熊本酵母,因為發酵穩定且香氣迷人,發展將近百年至今仍非常受到歡迎。陳慧坦言,日本經過上百年發展,集結全日本酒造力量,也才發展出幾十支酵母,而「協會9號系」為其中之一,她也想找到台灣酵母,但要找到一支穩定、對酒精耐受度高、香氣各方面都符合市場需求相當不容易。
【台灣清酒天衡】靈活運用設備釀造出薄濁酒
回到「天衡」的新品「天衡 薄濁純米酒 吉野一號」身上,濁酒並不是像純米酒、吟釀、純米大吟釀這類清酒主流,它是指沒有經過完全壓榨,保留些許酒粕的酒體。陳慧表示,濁酒算是清酒的前身,古早時代,由於沒有發達的榨酒上槽技術,可以將酒與酒粕分離,所以都是混在一起喝,不管是祭祀,或是貴族開趴,都是喝這種濁酒,因此她希望以這支「天衡 薄濁純米酒 吉野一號」向傳統致敬。
隨著時代發展,現在日本已經有良好的設備可以處理壓榨這道程序了,而日本酒造普遍使用「藪田式壓榨機」,可以快速將酒液與酒粕徹底分離,榨出清澈透明的清酒,如果要釀濁酒,就會使用「佐瀨式濾袋壓榨機」,透過濾袋孔徑尺寸得以保留部分酒粕。誠如前文所言,設備價格的高昂也是門檻,而且台灣的量也不足以與日本相比,要直接添購「佐瀨式濾袋壓榨機」不太可行,如何靈活運用既有設備,才是重點。
陳慧指出,台灣菸酒公司桃園酒廠有使用於食品過濾的濾袋壓榨機,「儘管外觀與日本常見佐瀨式壓榨設備完全不同,但兩者原理相似,皆是利用濾袋的孔徑來達成對酒液的精準過濾,從而實現微濁的酒體效果。」這個技術嘗試雖然大膽,但結果是好的,也為本土製酒技術發展開創新的可能性。
台灣菸酒公司桃園酒廠使用的濾袋式壓榨機。(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台灣清酒天衡】薄濁純米酒口感柔和帶果實香氣
「天衡 薄濁純米酒 吉野一號」為精米步合70%,酒精濃度15%,風味表現如何?其酒色上,呈現如雲霧般半透明的淡淡白色,風味以柑橘香氣中帶著新鮮米旨風味揭開,在口中隨之而來的甜美蘋果香氣,交織著清脆與俐落酸度,餘韻則由酸度與米旨風味逐漸圓潤交融,跟純米酒比起來的口感更為柔和,是一款能輕鬆搭配台灣料理品飲的台灣清酒。目前可在愛上日本酒 Love & Sake、Animitta 酒之店、瀚寓酒店弈夢紅樓等台北、高雄兩地等通路購買。
問陳慧為何取名為「天衡」,她笑笑說:「市面上清酒選擇眾多,我希望在茫茫清酒海中,有一天可以被看見,成為那一顆最高的星星。」
「天衡 薄濁純米酒 吉野一號」向清酒的前身致敬。(圖片來源:台灣清酒天衡)
心發現延伸閱讀:
- 盤點台灣新上市清酒5選 台北國際酒展前的選酒新目標
- 京都伏見微醺散策 清酒愛好者夢幻行程
- 豬排控必吃5家日式豬排!炸豬排店為什麼很愛用「勝」當店名?
- 基隆深夜美食的魅力無關天氣 就算變冷也要吃刨冰尬炸物‧坐在騎樓吃生魚片
- 冬天容易手腳冰冷?把這五款秋冬養生居家好物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