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提案

分享心發現

【花蓮咖啡推薦】從養雞達人到精品咖啡農 「鄉庭咖啡莊園」張進義的有機農法故事

2025/06/02

(圖片來源:細腿男)

 

在山海壯闊的花蓮,自然資源與物產豐富,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從秀林、壽豐、鳳林、光復、萬榮、瑞穗到玉里都有厲害的咖啡莊園。這些莊園雖然地處低海拔,但憑藉各自的風土條件與經營者長年的努力,加上田間管理和技術提升,都能種植產出國際咖啡評鑑80分以上的精品級咖啡豆。這次我們走訪位在壽豐鄉的「鄉庭有機咖啡莊園」,職人張進義辛苦打造農無毒有機、草木共生的環境,種出85分以上的高級精品咖啡豆打響名號。當然,這一部分也要歸功於他的養雞專業。

延伸閱讀:再遠也要喝!3家阿里山咖啡莊園端出台灣精品好咖啡

 

本文目錄

 

【花蓮精品咖啡】因為想吃白斬雞所以養雞

鄉庭有機咖啡莊園和畜牧場位在花蓮壽豐鄉山上,佔地近六公頃。(圖片來源:113年花蓮精品咖啡行銷計劃)

「一開始養雞,單純就是想吃雞肉」張進義笑說。回憶起以前親戚到家裡作客,媽媽一定會準備大家愛吃的白斬雞。自立門戶後,張進義得自己到市場買雞來料理但又怕有藥物殘留,於是老婆的一句:「那我們自己來養雞好不好?」便種下他成為農夫的契機。

 

張進義從連要餵雞吃什麼都不懂的初心者,到現在他養的放牧雞可是供不應求。(圖片來源:細腿男)

為了養雞,夫妻倆租了塊農地、買入一批小雞。不過,該餵什麼飼料、用什麼設備、怎麼照顧都不懂,所以一開始雞隻死傷慘重燒了很多錢,還被附近養雞場的人看笑話。也有人建議雞要打針吃藥才有抵抗力、長得快,但張進義仍堅持以最天然的方式飼養。好不容易稍有起色,又遇到2005年龍王颱風來襲、雞舍全部遭殃。

他回憶道:「當時我真的是蹲在地上、看著眼前的殘局萬念俱灰。好在農業局人員來訪伸出援手,除了協助介紹銀行辦理貸款重建,也輔導我加入無毒農業的行列。」而無毒飼養,就是人道、自然、且不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張進義也四處求教,學習如何讓雞隻舒服長大。因為他相信,吃了快樂生活的雞和蛋,人也才會健康快樂。

 

張進義飼養的黑羽黃金雞,平時自由放養,下雨就會回雞舍躲雨。(圖片來源:細腿男)

鄉庭目前只接受十人以上團體、三天前預約才有口福吃到桶仔雞,雞蛋有對外販售但也常很快完售供不應求。(圖片來源:細腿男)

張進義的養雞之道,還包括給予長達近5個半月的野放期,讓雞隻每天在不受污染的山裡跑跳,不需用藥就很健康有活力。此外,他還設有「休耕期」,將雞舍做完善整理清洗,好讓下一批入住的雞隻在乾淨的環境下生活,自然就能增加天然抵抗力與雞蛋的產能。

現在,張進義早已打響花蓮放山雞的名氣,不僅市場上供不應求,還有很多人慕名來農場吃桶仔雞,而無毒飼養的健康雞隻,肉質確實鮮嫩多汁有嚼勁,煎荷包蛋來吃更是又香又Q。

 

【花蓮精品咖啡】種咖啡用雞糞做為最佳養分

張進義表示,一株咖啡苗種三年後開始結果,但要到第五年產量才會夠多。(圖片來源:細腿男)

張進義在花蓮出名的,還有他同樣無心插柳的的有機咖啡。在一次農業參訪途中,他順手買了70棵鐵比卡(Typica)咖啡苗回去種,但又嫌麻煩便任其生長,直到六年前在農場開小學同學會,其中有幾位咖啡愛好者看到咖啡樹結實纍纍,摘回去烘焙後意外發現品質和風味皆屬上乘,連張進義自己喝也被驚豔到。於是,經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他決定投身咖啡種植。

 

張進義教如何分辦咖啡樹的品種,像是鐵皮卡前端的幼葉就會呈現青銅色。(圖片來源:細腿男)

種咖啡需要肥料,張進義馬上想到用自家雞糞最天然有機,但不慎傾倒太多,加上下雨發酵膨脹幾乎覆蓋住樹苗。「本以為完蛋了,結果現在活最好、產能高的就是那一批!」養無毒放牧雞、用有機認證方式種植種咖啡,再以雞屎施肥,不僅減少了環境汙染,也實現生態友善的循環機制。「曾有咖啡農建議這樣咖啡豆會有雞屎味不好,但我還是得獎了呀!」他貌似無奈但其實自豪地說。

 

【花蓮精品咖啡】打造草木共存生態環境

即便年近七旬,張進義還是習慣杵以前哥哥練武術用的木棍,勤於巡視他的咖啡森林。(圖片來源:細腿男)

跟著張進義的腳步走進他的咖啡森林,在這近六公頃的山頭已種植超過3,000棵咖啡樹,品種以鐵比卡為主,還有藝妓、黃波旁和SL34。他表示,除了雞屎助攻外,這裡地勢三面環山,符合種植咖啡僅需半日照的條件,加上日治時期因種植柑橘而闢建的田地和石牆提供良好排水的環境,因此土壤的病害也相對減少。

 

張進義從用70株樹苗從零開始,打造出整座山頭逾3,000棵咖啡樹的有機莊園。(圖片來源:細腿男)

張進義將每棵咖啡樹都修剪地跟人一樣高,結果時才方便採集。(圖片來源:細腿男)

天時地利之外,最關鍵的是張進義聰明有遠見的田間管理,打造出草木共存的生態環境,堅持不使用除草劑但勤於除草。十幾年下來,莊園不見雜草亂生,遍地長滿的酢醬草和其他低矮植物,不僅賞心悅目,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土壤水份、也能調節溫度夏涼冬暖。

 

這片是最初70棵的咖啡樹老欉,張進義任其自由生長,就像是座秘密森林。(圖片來源:細腿男)

而張進義也不求坪效,除了那70棵老欉任其自由發展外,每棵咖啡樹都留半徑約三公尺的間隔,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還蓋了幾座大型水塔儲備山泉,並且將水管分支延伸到每棵咖啡樹下以遙控滴水灌溉,甚至還打造微型氣象站,從遠端監測土壤的濕度和營養成份。因此,即便地處僅150公尺的低海拔,依然能種出富具果香風味層次的頂級咖啡豆。

 

張進義與後輩「愛姬咖啡莊園」的劉孟宗互助相挺,而愛姬咖啡也在去年的花蓮精品咖啡評鑑,獲得頭等獎和銀質獎的好成績。(圖片來源:細腿男)

張進義回憶著,其實開始種咖啡的前幾年很苦,什麼都不懂一切從零開始,種出茂盛的果實但不會後製就隨便曬,連台專業的脫殼機都沒有,烘豆機也是買中古的回來自已研究,還到中南部四處取經向專家請教,終於能烘焙屬於自己的風味豆,也開始成為咖啡比賽和評鑑的常勝軍,現在張進義也有自己的合作團隊,共同研究精進咖啡豆後製的風味調整和烘焙技,要把花蓮精品咖啡從地方推向更大的舞台。

 

張進義的「鄉庭有機咖啡莊園」去年獲選為台灣十大永續農村精品咖啡莊園,咖啡豆也在花蓮精品咖啡評鑑中,獲得有機組的頭等獎和銀質獎。(圖片來源:113年花蓮精品咖啡行銷計劃)

 

做事勇於挑戰、有恆心有毅力,是張進義的職人精神,他也努力讓花蓮的精品咖啡能飄香國際。(圖片來源:細腿男)

因為想吃雞所以養雞,咖啡樹也先種了再研究怎麼後續,或許外人看來天真,但張進義的職人哲學,就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即便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遇到問題就想辦法一一解決。「如果沒走,就不會知道前面的阻礙是什麼啊!」

最後,問張進義自認咖啡豆能得獎的重要關鍵是?他淡然但也肯定地說,就是流汗努力的成果。不要只把它當作是一顆豆子,而是有生命力的種子來重視。」而對張進義來說,有機無毒的養殖與種植就等於良心事業,再辛苦也會繼續做下去!


同場加映:《花蓮精品咖啡 山與海的精粹》

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報導花蓮16家咖啡莊園與職人故事,以及10家能喝到專屬於「洄瀾」風味的咖啡店、3個主題旅行遊程。另外也收錄各種咖啡基礎知識和花蓮咖啡的產製特色,讓大家更認識在花蓮這片土地精粹出的滴滴香醇。此書無對外販售,但可以直接上花蓮縣政府的網站免費下載閱讀!

網址:https://lam.hl.gov.tw/cl.aspx?n=12264

 

(圖片來源:細腿男)


鄉庭有機咖啡莊園 / 鄉庭畜牧場
電話:0938-023-018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山邊路二段157巷36號
臉書:鄉庭畜牧場 鄉庭驛站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