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手:金管會對兆元 ETF 的管理
2024/03/25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於 2 月 29 日的新聞稿,我國的 ETF(英文全名為 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規模已超過 4 兆新台幣,相當於我國境內基金規模的 57 %。和去年同期的 2.5 兆新台幣相比,增長幅度超過六成。
換算成美元後,我國的 ETF 規模大約是 1,266 億美元,超過一個斯洛伐克的國內生產總額(1,155 億美元),只要再成長 25 %,就相當一整個烏克蘭(1,605 億美元)。而這僅是我國股票市場裡的 ETF 規模,仍未算進其它基金、個股的規模。
有鑑於成長的速度和規模,金管會在同一則新聞稿提出:
近年來 ETF 商品蓬勃發展而成為國人熱門投資工具之一……金管會將……依我國市場特性及發展情形,並與業者、投信投顧公會及周邊單位共同合作……建立健全監理規範……滿足投資人投資需求及保障投資人權益。
換句話說,金管會準備要伸出手,管理這項超過 4 兆新台幣的理財產品。
我國 ETF 市場規模 |
|
2023 年 1 月底時的統計 |
2024 年 1 月底時的統計 |
2.4728 兆新台幣 |
4.0179 兆新台幣 |
金管會的 ETF 管理措施內容
按照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的標準,金管會對 ETF提出三個管理維度,用以限制 ETF 產品的獨佔性、強化 ETF 產品的公開性。
第一個是「產品結構」。金管會強化對 ETF 發行人的管理,要求公司內部需要納入盡職調查的規範;要求 ETF 發行人與利害相關公司的契約由董事會決定;當只有一家流動量提供者發行 ETF,其不可以是相關的利害關係公司。換句話說,金管會此次設下防火牆,對同一家金控集團底下的投信公司和證券商之間的合作提出限制。
第二個是「資訊揭露」。金管會要求發行 ETF 的公司在網站上將資訊公布清楚,要求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 ETF 的內容。有關配息的 ETF 產品,金管會特別要求將配息的來源以清楚的方式公告,避免投資者不理解配息來源。
第三個是「流動性」。金管會要求,投信公司推出的 ETF 至少需要由超過一家流動量提供者來提供,否則可連續按月處 3 萬元罰鍰,到改善為止,並給業者和市場三個月解決時間。此外,證券期貨局主任秘書強調,「若這一家流動量提供者,卻又是投信的關係企業,就會被剔除。」
管理面向 |
管理對象 |
管理內容 |
產品結構 |
ETF 發行人 |
1. 應於內部控制制度中納入盡職調查及持續監督等事項。 |
ETF 發行人、參與證券商、流動量提供者 |
1. ETF 發行人與利害關係公司之參與證券商及流動量提供者所 |
|
資訊揭露 |
投信公司 |
1. 於投信公司官網以清楚易懂方式說明指數編製規則。 4. 加強揭露配息型 ETF 分配收益組成項目(如股利、已實現資本 5. 對使用收益平準金配息之 ETF 應於內部控制制度中訂定收益分 |
流動性提供 |
ETF 流動量提供者 |
對於 ETF 未遵循應選定流動量提供者規範之情形,新增罰則,並給予業 |
證交所、櫃買中心 |
強化防範及管控折溢價過大之相關措施: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刻正共同 |
臺灣股市的未來
目前幾個國家的股市屢創新高,站上歷史最高點,例如印度的 SENSEX 指數、日本的日經平均指數、美國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以及中華民國的台灣加權指數。有鑑於台灣產業的韌性、台灣技術官僚的優質、台灣外交政策與其指導的經濟政策的正確選擇,台灣股市要破 20,000 點、整體 GDP 超過 1 兆美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也是為何金管會要在近幾年加大管理 ETF 的力度。因為,如果 2024 年不擘劃清楚的管理方向,到了 2028 年,屆時的 ETF 規模或可超過 8 兆新台幣,到時候就來不及了。
亞當.史密斯說,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金管會說,我已經伸出看得見的手了。
本文為StockFeel授權轉載,原文為《看得見的手:金管會對兆元 ETF 的管理》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