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與恐懼:股市中的血腥人性角力戰
2025/03/06
不想因為投資而搞到口袋空空,克服貪婪和恐懼最重要。(圖片來源:iStock)
股市就是一個吃人的市場,充滿賺錢機會,但同時也是風險極高的戰場,從來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人性的試煉場。在這裡,貪婪與恐懼如同兩隻無形的手,操縱著投資者的決策,影響著市場的波動。
也因此,股神巴菲特和許多投資大師都講過「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不少投資者卻沒辦法落實,總在追高殺低,最後白忙一場。
本文目錄
追逐飆股下場,通常都是套牢好幾年,甚至一輩子無法解套!(圖片來源:iStock)
貪婪:追逐高點的誘惑 股市不可能永遠不回檔
追高殺低,彷彿刻在打大眾散戶的投資基因裡,回顧歷史,從網路泡沫到金融海嘯,再到近期的AI科技股狂飆又重挫,每一次市場的劇烈波動,其實都與人性息息相關。
牛市時,貪婪讓投資人忽視風險,瘋狂加碼,推升股價,形成資產泡沫;熊市時,恐懼讓投資人不計成本拋售資產,導致市場恐慌性下跌,當泡沫破裂時,那些被貪婪驅使的投資者往往損失慘重。
歷史一次次證明,貪婪是市場泡沫的推手。(圖片來源:iStock)
關注基本面好的公司跟入手點比什麼都還重要
總體經濟不景氣,政治、經濟、軍事戰爭等都會影響盤面走勢,這時候很多人會急著要出貨,出現恐慌時的帶量下殺,過度反應而認賠出場,好公司也因為投資者的不理智判斷造成股價重挫。
恐懼情緒蔓延,投資者紛紛拋售資產,試圖避開進一步的損失。這種情緒往往導致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甚至形成「恐慌性拋售」。
但說過非常多次,市場終究會回歸基本面,無論資本市場有多瘋狂,最終都會回到市場願意給的估值,所以長期投資人應避免被情緒左右,建立紀律投資策略,透過資產配置與長期布局來降低市場波動的影響。
股市恐懼的本質,是對「失去」金錢的過度擔憂。(圖片來源:iStock)
股市是一面鏡子 照出人性最深處的貪婪與恐懼
都說投資不難,難的是要克服心魔,人性喜歡趨吉避凶,投資市場甚至有專門的「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來衡量市場情緒,數值越高代表市場過度樂觀,越低則顯示市場瀰漫恐慌。
不斷學習市場知識,反思自己的投資行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
就像股神巴菲特曾說:「別人在貪婪時恐懼,別人在恐懼時貪婪。」這句話提醒投資人,當市場極端亢奮時,應該警惕泡沫;當市場陷入恐慌時,反而可能是逢低布局的機會。
投資就像種樹一樣,要有點耐心才有好成果。(圖片來源:iStock)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