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美國設廠 國際政治產業變遷下不得不的選擇
2025/03/06
川普成為美國總統後,屢屢對台積電一直放話。(圖片來源:apnews)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和台積董事長魏哲家站在一起的畫面,或許是近期產業界和金融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台積電在美國當地時間3日時,宣布有意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
究竟台積加大投資對美國投資是好還是壞?也激起外界多空討論,這些話也再度影響台積電的股價,身為權王的股價被撼動,當然也會牽動台股的走勢。
本文目錄
台積在西元1987年創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最優秀的晶圓代工廠。(圖片來源:iStock)
台積此行 創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畢竟在川普「美國夢」的氛圍裡,台灣半導體業賺的錢,看在川普眼裡當然不順眼,川普總是想要外界多付給美國「保護費」,台積在這樣的市場氣氛下,加大對美國投資,或許也是必要之舉。
在之前台積正在進行 650 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先進半導體製造的投資專案,以此為基礎,台積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預計將達到1,650億美元。
這項擴大投資包含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此專案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台積美國設廠 投資回報或許還是未知數
眾所皆知,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部分,具有撼動不了的龍頭地位,美國政府為了降低對亞洲半導體供應鏈的依賴,一直積極在推動晶片本土化政策,也或許這樣才讓川普總是盯上台積電。
也或許因為這樣,在全球經濟政治的影響下,台積得到美國投資也是不得不去的選擇,未來台積電美國設廠,不僅改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格局,也將影響全球晶圓代工市場。
台積電美國設廠展現其全球擴張戰略,並提升與美國政府及客戶的合作關係,然而高昂成本、人才短缺與政策不確定性,使其台積在美國的發展仍存在挑戰,但讓外界擔憂的,是未來美國政策變動風險高,可能會影響台積電的投資回報。
蘋果每年的新產品都必須仰賴台積電的晶片。(圖片來源:iStock)
台積美國設廠 張忠謀曾經預估:成本恐增加50%
台積電就必須得不斷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更加靈活變化,以應對貿易戰帶來的挑戰,但到美國設廠的成本跟壓縮的毛利。
畢竟之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說過,「把台灣的半導體產能搬到美國,成本一定會拉高。我曾經估計美國製造,成本會比台灣高出50%,現在覺得低估了!」
但事已至此,台積電未來如何平衡全球布局與核心競爭力,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關注的焦點。
未來生活當中許多AI科技產品,其實都得仰賴台積製造設計的晶片。(圖片來源:iStock)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