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
分享心發現

Mesh是什麼?Mesh Wi-Fi路由器選擇技巧

2023/12/30

Mesh Wi-Fi路由器是解決家中訊號死角的救星,可簡單延伸Wi-Fi覆蓋面積。(圖片來源:iStock)

 

Mesh Wi-Fi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還是陌生名詞,不解跟一般Wi-Fi有何不同?其實這個技術早就存在,只是因應Wi-Fi與日俱增的需求,開始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本文目錄

 

什麼是Mesh Wi-Fi?

平常我們口中說的「網路」其實有很多組成型態,比如點對點、星狀、環狀、網狀、樹狀、菊花鏈、匯流排等等。目前家用環境中,一台路由器(無線基地台)讓所有上網設備連接的結構,就是「星狀」網路。星狀網路的缺點是當連接設備越來越多,核心路由器負荷會越來越重,難以擴充效能,訊號覆蓋範圍也有限。

 

後來在路由器與終端設備之間,出現用中繼器(repeater)、橋接器(bridge)延伸訊號的做法,這種就是「樹狀」網路。但是這種做法需要懂網路設定,訊號在轉送的過程中會減弱,進入橋接的網路需要切換Wi-Fi,子節點壞掉後面的網路就掛掉。

 

於是出現了Mesh Wi-Fi,在主要路由器之下可以彈性加入衛星節點,擴大訊號範圍,這些衛星節點有可能是另一台路由器、也有可能是搭配的子機,彼此會互相溝通,就是「網狀」網路。

 

Mesh Wi-Fi的好處有設定簡單,自動最佳化訊號傳送路徑,某台壞掉可以繞道維持網路暢通,進入不同範圍不必切換Wi-Fi等等。

網路架構有很多種,Mesh網狀網路就是其中一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Mesh Wi-Fi和一般Wi-Fi有何不同?

彈性增減訊號範圍:這是Mesh Wi-Fi和一般Wi-Fi最大的不同,Mesh Wi-Fi的網狀網路由多台路由器連結而成,通常由一台主要路由器(主機)負責連上網際網路並管理整個網狀結構,其他衛星節點(子機)負責擴展訊號範圍,衛星節點可彈性增減,視需求改變訊號覆蓋範圍。

 

設定簡單:主機會自動偵測子機,子機開機後被主機偵測到,會自動複製網路設定,不需網路管理知識一般人也可操作。

 

無縫漫遊:Mesh Wi-Fi結構內的各台節點都是使用相同的SSID(Wi-Fi名稱),進入不同範圍切換節點時不需要切換SSID,使用者可以享有無縫上網體驗。

 

智慧最佳化網路傳輸:Mesh Wi-Fi的設計旨在解決Wi-Fi訊號問題,各節點會彼此溝通最佳化傳輸路徑。比如靠手機最近的節點如果負荷量正大,會自動繞道選擇更快的節點使用。相較中繼器、橋接器,通常能更好的優化網路、減少訊號衰減、覆蓋更均勻。

Mesh Wi-Fi不只是靠多台延伸訊號範圍,各節點之間還會互相溝通,最佳化整體網路效能。(圖片來源:TP-Link)

 

Mesh Wi-Fi選擇技巧

估計需要覆蓋訊號的面積、連線裝置的數量

Mesh Wi-Fi產品規格會註明如覆蓋坪數(房間數)、可同時連線裝置數量、建議網路頻寬等資訊。算好自己的需求、保留未來彈性空間,選購時才有依據。

 

真的是無縫漫遊嗎?

上述提到的Mesh Wi-Fi無縫漫遊、智慧最佳化網路傳輸,都是基於IEEE 802.11k/v/r這三個標準:

  • 802.11k:允許並定義連接裝置可取得的節點資訊,例如訊號強度、可用頻寬、負載量等。這樣裝置可建立起連接清單,當訊號減弱時自動切換到最佳節點。
  • 802.11v:允許連接裝置間可彼此交換網狀網路的資訊。如此一來裝置可清楚知道整體網路狀況,視情況最佳化整體網路效能。
  • 802.11r:定義裝置在不同節點間快速轉換的方式,減少漫遊時的延遲和中斷。

符合802.11k/v/r這三個標準即可無縫漫遊,是否符合可從Mesh Wi-Fi產品規格中檢視。若價格便宜規格中卻未顯示此項目,可能就要注意,或許在切換節點時會遇到斷線,或是不會自動切換到最佳節點等等。

 

雙頻或三頻?

Mesh Wi-Fi各節點間彼此會溝通傳輸,會與終端設備的傳輸互相影響。若採用「有線回程」就是節點與主機間以有線網路連接,就不會影響到終端設備使用的Wi-Fi無線頻寬。

不過「無線回程」不用拉實體網路線比較簡單,此時雙頻機種的頻寬便會受到影響。三頻機種有第三個頻道專門給節點溝通使用,使用體驗會比較好。

是否需三頻視情況而定,通常第三個頻道是5GHz或6GHz,沒有2.4GHz的穿牆效果好,但可高速傳送大量資料;2.4GHz雖覆蓋範圍大,但容易受到干擾。

如果環境周圍有許多干擾、有需要大量設備連接、傳輸大量資料,那麼三頻會比較適合。如果只是一般用途,如上網瀏覽網頁、使用社群平台、即時通訊,那麼三頻可能大材小用,雙頻比較實惠。

 

主機 vs 子機

有些Mesh Wi-Fi產品有主機、子機之分,有些沒有。沒分的情況下,每台都可以當主機,當主要路由器那台壞掉時,其他台會自動協議選擇一台取代,不過這也是看品牌而定,有些還是需人力介入。

某些品牌的做法是自家有支援Mesh Wi-Fi技術的路由器,都可以互相偵測組成Mesh Wi-Fi網狀網路,不必一定要相同型號。

有分主機、子機的情況,某些品牌當主機壞掉時子機可取代維持網路運作,不過因為子機功能較陽春,效能會受限。

是否分主機、子機沒有絕對的誰好誰壞,各家有各家的設計理念,使用者可視自己的狀況取捨。某些品牌會強調自家產品不分主機、子機,每台都可以當主機才是「真Mesh」,這倒不見得。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只是要去巷子口的便利商店,開法拉利不見得比較方便。

 

Wi-Fi EasyMesh

早期大多Mesh Wi-Fi產品都只能與自家品牌相連,無法與他牌共用。因此升級Mesh Wi-Fi系統時,要不受限於原品牌,要不就只能全套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Wi-Fi聯盟制訂了EasyMesh標準,只要支援EasyMesh的路由器都可通用,不受品牌限制。

只不過各家Mesh Wi-Fi產品除了標準功能之外,或多或少有提供自家獨特專屬的設計,與他牌共用的情況下,這些功能就無法發揮了。

支援EasyMesh並非必要,但相信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新產品將其納入規格中。若選購支援EashMesh的路由器,未來升級時有可能派上用場。

以上是選購Mesh Wi-Fi路由器時,與一般路由器不同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一般路由器的採購重點也還是要注意,例如Wi-Fi世代、處理器等級、最大頻寬、連接埠數量與速度等。若是對Wi-Fi路由器的規格不熟悉,可以參考我們之前「Wi-Fi路由器規格怎麼看?深入淺出重點歸納懶人包」這篇。

 

為了解決各品牌間Mesh Wi-Fi不相容的問題,Wi-Fi聯盟推出EasyMesh標準。(圖片來源:Wi-Fi聯盟)

 

Mesh Wi-Fi採購建議

確認訊號不佳的原因

大部分升級Mesh Wi-Fi的原因應該是覺得訊號不佳吧,不過是什麼情況不佳得搞清楚。是常態性不好,或是某些情況才不好?會不會是受到鄰居或自己家裏的干擾?是不是連線設備太多?或是天線方向沒調好?

如果並非常態性不佳,就要確認一下是否真的是訊號覆蓋範圍的問題。如果不是,或許升級Wi-Fi世代、升級硬體規格、選擇有流量管理的機種會有更大幫助。如果Wi-Fi路由器有天線,或許調整天線角度就可改善,可參考「Wi-Fi天線角度最佳化指南 指得好網路速度沒煩惱」這篇。

 

評估未來升級需求

一台路由器可以用很久,或許現在夠用,但隨著智慧家電越來越多,或是將來想玩玩看VR,或是將來工作有需求,或是家人有需要遠距教學,就可能不敷使用。

台灣今年剛宣布開放Wi-Fi 6E使用的6GHz頻段,是改朝換代的時間點,有可能的話不妨納入評估。市面上已經有Wi-Fi 7的路由器上市,隨著Wi-Fi 7普及Wi-Fi 6E就可能容易入手,可觀望看看。

目前市面上Mesh Wi-Fi價格有不到3,000的,也有將近50,000的,差異就在上述規格、功能與處理器等,對一般人而言著實難以評估。建議從需求著手,先釐清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覆蓋範圍需多大、多少人用、多少設備用、需要做什麼事情等等。配合本篇提供的基礎知識,到時候請店家推薦也比較好判斷。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