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用過!隨著電動車崛起 而發揚光大的5項配備
2024/12/02
特斯拉的崛起,也讓汽車產業出現了不同的變化。(圖片來源:L)
出生在這個擁有多元動力汽車的年代,其實是幸福的,除了有汽柴油車的選擇,另外有Hybrid油電、PHEV插電式油電,還有純電動車可以選擇。也因為電動車的崛起,許多汽車配備也都有了極大的改變,有些雖然在汽柴油車時就已有此配備,但在電動車的時代才真正發揚光大,接下來就為你盤點5個因電動車崛起,而成為普遍化的配備。
本文目錄
改變一:大尺吋中控螢幕
過往的汽車,重點都在於引擎與操控能力表現,以往車內的中控,多半都是配置CD音響或 DVD,搭配一個不算太大的螢幕,有些入門車型甚至沒有螢幕可用。
但特斯拉改變了這傳統的設計,把車內多數功能全整合到中控螢幕裡,許多本來要駕駛自己操作的功能,也都改為了自動,碩大的中控螢幕相當顯眼,讓傳統車廠也比照辦理。
從特斯拉開始,帶起中控大型螢幕的風潮。(圖片來源:L)
現在的新車,中控螢幕如果沒有10吋以上,都會被網友笑稱是小螢幕,13吋甚至是15吋中控螢幕,都已被視為理所當然,除了瀏覽各項功能更容易之外,搭配連網功能,直接就能透過螢幕上網、玩遊戲,就像是一台大螢幕智慧型手機一樣,完全改變汽車生態。
包括Lexus等傳統車廠,也都換上大尺吋中控螢幕,提昇操作的便利性。(圖片來源:L)
改變二:觸控按鍵
在特斯拉的大螢幕崛起後,許多功能也都改以觸控方式操作。這也讓傳統汽車跟進,將過往密密麻麻的實體按鍵,也都改成觸控按鍵來操作,雖然夠有科技感,但汽車不比手機,不只是改成觸控按鍵那麼簡單,裡頭有著相當多的人因介面考量,畢竟實體按鍵最為人稱讚的,就是調整時可以透過觸感,在開車時也可以調整,反觀觸控按鍵完全沒有手感,使得駕駛必須分心去確認是否有成功調整到想要的功能,反倒造成危險。
觸控按鍵科技感十足,但實際操作卻不一定好用。(圖片來源:L)
車廠在收到不少車主回饋後,開始進行調整,最常用的音量與空調溫度等,都改成旋鈕來改善,畢竟要比照特斯拉全都改成觸控,並不是每家車廠的車主都會喜歡或習慣這樣的設計,或許當實現自動駕駛時,全觸控按鍵是最適合的狀態。
改變三:隱藏式車外把手
其實隱藏式車外把手不是創新設計,但特斯拉卻是將這配備發揚光大的最重要角色,有別於傳統汽車的車外把手是固定式,特斯拉的隱藏式車外把手,完全整合於車門,呈現全平面狀態,可以減少風阻係數,開啟車門時則是從把手後方向外拉開。
隱藏式車外把手,有著降低風阻的優點。(圖片來源:L)
在特斯拉之後,不少車廠也跟進隱藏式車外把手,另一種設計,則是輕碰車外把手後,把手才會彈出來讓車主開門上車。不過隱藏式車外把手也有著隱憂,寒冬時把車門把手凍住,結果無法開啟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究竟是真的實用或只是噱頭,車主自己心中自有一把尺。
目前的隱藏式車外把手設計不同,像賓士需觸碰一下把手,才會彈出,讓車主開車門。(圖片來源:L)
改變四:V2L車外供電
由於電動車動力供應來源就是車內的電池,也讓電動車成為了最佳的行動發電站,藉由V2L車外供電方式,就能提供電力給其他電器,這項功能最常見到的地點,就是在戶外露營的場地,透過轉接頭,你帶出門的烤箱、微波爐,或者是吹風機,插頭接上去後就可以使用。目前台灣所販售支援V2L的電動車,有Hyundai Ioniq 5/Ioniq 6、Kia EV6/EV9、Luxgen n7等。
電動車本身的大電池就是最好的發電機,搭配轉接頭就能直接進行車外供電。(圖片來源:L)
特斯拉另外有一個露營模式,在P檔的情況下啟動,能繼續讓車廂繼續保持適當溫度,同時也能替USB連接埠和低電壓插座為電器提供電力。雖然供電給電器的耗電量不大,有疑慮的車主也可以透過V2L供電設定,讓電池設定在足夠的範圍內,作為行駛用。
坐在車內,也能直接替筆電供電,立即成為行動辦公室。(圖片來源:L)
改變五:App遠端控制
特斯拉在推出旗下電動車時,App遠端控制就是其中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賣點,車主即使不在車上或旁邊,開啟特斯拉的App,就能遠端開啟空調、車輛解鎖、使用哨兵模式查看愛車周邊狀況,甚至還能遙控車輛開出停車位。
而這項賣點,也延伸到一些燃油車款,像Honda就有Honda Connect,可在App操作目前台灣販售的CR-V、Civic的空調啟動、解鎖上鎖等功能。
不過並不是每一家的電動車都支援App遠端遙控,像Hyundai Ioniq 5跟ioniq 6,以及Kia的EV6等,雖然在國外早已支援App遠端遙控,在來到台灣卻取消這功能,讓車主有所微詞,使用體驗大打折扣,相當可惜。
透過手機App,可以提前啟動空調,在夏天時特別好用。(圖片來源:L)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