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
分享心發現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加劇心理健康惡化、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2025/05/12

 

(圖片來源:iStock)

 

去年底於美國出版的《失控的焦慮世代》一書,作者在書中點出,自從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的出現,加劇兒童心理健康惡化的情況,此書一問世就登上暢銷榜首,在全球引起巨大迴響,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本文目錄

 

 

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 近4成心理健康受到危害

《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Jonathan Haidt)探討「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趨勢,自從智慧型手機問世之後,在2010年代出生的「Z世代」,童年時期在3C產品的制約下,被剝奪了以遊戲、實體互動與獨立探索為基礎的學習過程,這些被當成實驗白老鼠的青少年,已經嚴重破壞心理健康和社會發展,然而最諷刺的是,我們眼中所謂的「高科技發展」,竟然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的主因。

 

2010年代出生的「Z世代」,童年時期在3C產品的制約下,被剝奪了以遊戲、實體互動與獨立探索為基礎的學習過程,已經嚴重破壞心理健康和社會發展。(圖片來源:iStock)

 

去年兒福聯盟針對國高中生使用網路社群調查,在總計12,320份的有效問卷中,發現有超過95%孩子使用社群媒體;不僅如此,問卷裡還發現孩子平均一周花費35小時在社群媒體上、相當於每天超過5小時,扣除上學和睡眠時間,等於一有空就滑手機、上社群網站,然而帶來的不是放鬆而是壓力,久而久之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憂鬱,過度依賴社群媒體的現象令人擔憂。

 

孩子平均一周花35小時在社群媒體上,然而帶來的不是放鬆而是壓力,久而久之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憂鬱,過度依賴社群媒體的現象令人擔憂。(圖片來源:iStock)

 

數字會說話,37.7%的青少年存在沉迷社群媒體的問題,他們出現情緒困擾的比例為非沉迷者的近2倍(73.6% VS 34.6%),出現多重身心症狀的可能性高達3倍(35.6% VS 11.3%);不僅如此,甚至有超過5成的孩子,表示有遇過網路詐騙、色情訊息、個資詐騙...等不愉快的網路經驗,這些結果再再反映,社群媒體已從工具變成束縛,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生活造成不可忽視的傷害。

 

 

遠傳「兒少心守護」服務 讓孩子免於陷入網路危機

身為大人或家長的我們,不只是要幫助孩子面對網路問題,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並試圖從中尋找對策。然而我們目前能做的,除了主動瞭解孩子使用網路情形、適時扮演好傾聽角色,陪伴他們面對各種挫折。

 

根據調查顯示,家人支持較高的孩子,有情緒困擾(34.7% VS. 61.7%)、多重身心症狀(13% VS 27.2%)的比例,均僅為支持較低者的一半左右,證明有良好親子互動和支持,能有效預防心理健康問題,進而培養好的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

 

 

有良好的親子互動和支持,能有效預防心理健康問題,進而培養好的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圖片來源:iStock)

 

遠傳「兒少心守護」服務,一旦偵測到孩子點進不宜內容、或可疑人士傳來的釣魚連結,系統會自動擋掉,確保孩子不落入各種網路陷阱。(圖片來源:遠傳FET

 

當然,我們也可以運用科技的力量,讓孩子避免陷入網路任何危機。遠傳與全球有超過1億用戶的世界級資安大廠Allot合作,推出「兒少心守護」服務,與全球資料庫同步,一旦偵測到孩子點進任何不宜內容、或可疑人士傳來的釣魚連結,「兒少心守護」會自動擋掉,確保孩子不落入各種網路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兒少心守護」免安裝APP,免下載、免配對,只要使用遠傳4G/5G就能受到完整保護。目前「兒少心守護」推出優惠活動,單人守護方案特價NT$50(原價NT$88)、雙人守護方案特價NT$90(原價NT$176)、家庭守護方案特價NT$200(原價NT$440,可5人使用)。

 

文字資料來源:

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3284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