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爬山登百岳?五大安全登山事前注意事項告訴你

2022/04/06

三月底和碩前副總蔡進國獨爬新北三峽滿月圓步道失蹤,當報警協尋找到時已天人永隔,也代表著看似休閒的郊山,其實仍隱藏著一定的風險。只是,難不成看到山難發生,就該遠離台灣那美麗的山林嗎?其實不然,若我們能在平時多多充實登山教育,瞭解安全知識與注意事項,在攀爬時多報備,多小心的話,或許就更有機會遠離危險。現在就來分享登山五大注意事項,讓大家都能看見每一座山的美麗,也安全的走下每一座山。

百岳

台灣有超過269座百岳,是片很好親近山林的土地。(圖片來源:iStock)

台灣四面環海,卻有八成以上的土地是山域,共計超過269座3,000公尺的高山,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可說是十分難得,近幾年登山風氣日盛,甚至在疫情國內解封後,每逢假日或連假,也可看見不少人整起裝備前行,起身走進優美的山林步道中,體驗戶外自然之美。只可惜隨著戶外健行活動越來越受青睞,但迷路、失足、失縱等山難事件卻不斷地發生,動員龐大資源與人力的新聞也不時可看見,究竟登山前,我們應該怎麼教育自己、訓練自我呢?

1. 不能說走就走,請鍛鍊好你的體能

郊山級的步道、國家公園上的林道,或是百岳上登頂的小徑,不論攀爬的路徑有多短,登山前都應該有具備良好的體能,以應付許多自然的變化。為了能享受山岳的美麗,建議平時就要妥善安排體能訓練,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肌力、耐力。從最基本的快走,到進階的負重練習開始,再持續加入跳繩等有氧活動或是游泳,好適時增加肺活量後,可再加入自行車長途移動等訓練,這些都有助於肌耐力的養成,畢竟山永遠都在,有好體能再上山也不遲。

體力訓練

山永遠都在,因此體力請循序漸進地訓練,好能應付突發狀況。(圖片來源:iStock)

2. 避免意外發生的可能 那就從控制可預期的風險下手!

其實不論是什麼運動,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風險,當然登山更是有不少風險可以預見,包括山區的天氣變化莫測、突襲而來的高山症、急速下滑的體能,不熟悉路況所造成的迷路等,而這些最主要會造成危險的原因,十之八久都是因為輕忽、準備不足所伴隨的「人為因素」。所以在可控制的風險下,其實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在出發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降低人為因素所帶來的意外,仔細研究行走的路線,確保天氣狀況都在預期之中,才能順利的上山,安全的下山。

登山

做好準備,降低、控制所有可能的人為因素,確定登山行程一切都在安全的預測中。(圖片來源:iStock)

3. 登山前做好妥善規劃,裝備也好提早準備

簡單來說,就是登山前應該要妥善規劃整體的行程,熟讀之前山友的登山紀錄,並適時下載到手機裡離線閱讀,或是印成紙本,最好還多準備不同人寫的登山行程,確保自己熟悉路線。

當然也必須自行撰寫一份,包括跟誰去,此行預計路線,預定進去、休息的時程表等計畫都要有,若還不是那麼熟悉計劃怎麼寫的,可上網Google搜索登山計劃書的教學,只要一步步跟著做,把計劃做完整就可以。至於在登山的裝備攜帶上,則有個最大原則,也就是「輕薄短小、斤斤計較」,務必確認這些背上去的東西自己都會使用,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準備足夠的水量、緊急的用品等,基本該要帶的都準備好就差不多了。

登山夥伴

每位一起登山的夥伴,都能分擔不同的責任,互相提醒彼此。(圖片來源:iStcok)

4. 迷路到底該怎麼辦?有什麼好準備的嗎?

除了前面所談到的熟悉路線外,也可以透過登山App來紀錄,包括使用Hikingbook、山林日誌等,都是能輔助你登山的好幫手,並建議可攜帶具備衛星通訊的相關設備。

另外,由於山區手機訊號容易受地型阻隔、天候不良等因素干擾,因此良好的通訊品質與位置資訊也成為了山區救援關鍵,遠傳電信自2015年起啟動「加山計劃」,陸續和全台諸多林管處,以及各山區自管處合作,優化台灣百岳及熱門登山步道的通訊品質,並搭配步道里程碑、路線解說牌等標示,設立近900面可通訊告示牌,讓山友在急難發生時,可以利用手機回報里程位置資訊,在安全便利的環境中體驗山林之美。

遠傳電信

遠傳持續與全台林管單位、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打造優質的登山環境(圖片來源:遠傳電信)

遠傳電信

遠傳啟動「加山計劃」,優化台灣百岳及熱門登山步道的通訊品質。(圖片來源:遠傳電信)

只是台灣山區地形複雜多變,中低海拔的山區林道變化又大,再有經驗也都很有可能在走錯山徑時造成迷途,所以若真的已經做了準備,但還是覺得自己失去方向時,請務必謹記「S、T、O、P」原則。包括S停下任何行動,冷靜保存體力優先,T即是思考自己可能迷路的位置,是否能想清楚怎麼回到正途。O則是要觀察自己還有什麼資源,包括食物還剩多少,有沒有自然界的物資可利用,包括躲雨的地方等等,最後即是P,即為替自己擬定待援計畫,也就是找地方躲避好,並思考身上僅有的食物並妥善分配等待救援的時機。

App

可運用App提供的離線地圖讓行程所經的路能更準確,並應適時攜帶衛星輔助設備。(圖片來源:翻攝自App Store)

國家公園官網

國家公園官網也有提供很多登山安全活動須知。(圖片來源:翻攝玉山國家公園)

5. 別輕乎氣溫的影響,山上失溫的預防與處理

登山期間若要預防失溫,就必須保護好自己,避免與防止體溫流失,並適時增加體溫。而「失溫是靠預防的」,因此若要防止體溫散失,應在登山時準備好相對氣溫的禦寒準備,尤其是防護風寒與水寒的襲擊。簡單來說,就是要讓身體保持乾燥,包括替換濕掉的衣服,也避免持續吹風、淋大雨等情況,並適時補充水分與熱量。

若山上天候惡劣必須緊急過夜的話,請務必找個可以遮風避雨的角落,像是搭起帳篷,或是運用黑色垃圾袋一上一下的方式,將自己整個套起來,並在頭部挖個小洞透氣,並將所有乾爽的衣服套上,並在最外層穿上防水衣物,以避免失溫,以求保存身體熱量,隔絕外界的冷空氣。最後就看身邊還有什麼設備,可燒熱水補充,或是加入熱水袋中,以及運用暖暖包放在頸、腹等地方,不論你用什麼方式,只要能達到持久的保暖回溫效果都可持續嘗試。

保持身體熱量

務必避免受風寒等影響而快速失溫,應適時保持身體熱量。(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