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社區群體免疫 第四劑疫苗接種詳解!誰可以施打?哪邊可以施打?各項規定一次看
2022/8/22
莫德納雙價疫苗已通過英國審查,有條件開始施打。(圖片來源:iStock)
面對讓各國疫情創新高的BA.5,如今已進台灣社區造成多起傳播,因此為了面對這場即將襲擊的疫情,有不少專家建議政府提高第四劑打氣,甚至有學者提出應縮短第四劑接種的間隔時間,並鼓勵長者接種副作用較小的蛋白次單位Novavax疫苗,指揮中心也於近日擴大能夠接種第四劑的對象至50歲以上的成年人。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於記者會表示,目前第三劑到第四劑的間隔時間為五個月,是否會縮短會交由ACIP委員開會討論,至於施打率的部分,則會利用民政系統、接種站等方式,加強宣導與施打,也期望提升目前僅三成的65歲以上長者第四劑接種率。
遠傳心發現整理COVID-19第四劑疫苗的相關接種問題,包括怎麼預約第四劑?有哪些疫苗可供民眾選擇?以及到底該不該打第四劑,又有誰應該建議施打呢?是否應該等次世代疫苗呢?就讓我們一次搞懂!
第二次追加劑(第四劑)接種說明。(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7/22起擴大第四劑的施打對象,50歲以上即可施打!
面對即將而來的BA.5以及在多國傳播的BA2.75的疫情,指揮中心於7/20宣布經ACIP專家書面審查,且國際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經參考各國接種政策,擴大第四劑的施打對象,開放50歲以上成人於第一次追加劑接種5個月(即150天)後施打,也期望在第三劑50歲以上累積的76.5%施打率,能進一步有效推升第二次追加劑也就是第四劑的施打率,維持社區群體免疫。
第四劑可接種之對象
- 50歲以上之成人
- 第一類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
- 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船員
- 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
- 長照機構住民
- 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含:
- 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 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 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 洗腎患者
- HIV陽性患者
-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 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者
- 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 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之18歲以上民眾可於出國2週前接種,需攜帶以下資料供接種單位核對身分:
- 健保卡
-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
- 邀請單位邀請證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函或公司同意出國證明(3擇1)
- 機票
50歲以上民眾即日起可接種第四劑,加強對自身的免疫保護。(圖片來源:iStock)
第四劑的間隔方式要多久?
目前ACIP委員通過的間隔建議時間為第1次追加劑(第三劑),間隔5個月(150天)以上接種。但近期有學長建議縮短間隔時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會再與ACIP委員開會討論,但時程未定。曾確診的民眾,若想接種則建議於確診三個月後再施行接種。
第四劑可以施打的疫苗有哪些?
不論個人前面所施打的疫苗品牌,目前我國能施打的第四劑品牌包括
mRNA疫苗
- 莫德納:半劑0.25ml
- 輝瑞BNT:全劑量0.3ml
蛋白次單位疫苗
- Novavax:全劑量0.5ml
- 高端:全劑量0.5ml
但若先前劑次有不良反應等情況可視情況與醫生討論後接種其他製程的疫苗。
可以去哪裡預約到第四劑呢?
若有需求施打第四劑的民眾,可前往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點選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再根據所在縣市搜尋離家最近的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另外各縣市也持續提供隨到隨打的快打接種站供民眾選擇,需要的民眾可以多加查詢,疾管署會持續更新。
臺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 https://booking.health.gov.tw/
臺大醫院 COVID-19疫苗接種 https://reg.ntuh.gov.tw/WebAdministration/default.aspx
有需求的民眾,可依地圖或各縣市衛生局整理的資料進行預約施打。(圖片來源:疾管署)
不少縣市也持續提供隨到隨打的快打站供民眾選擇。(圖片來源:疾管署)
到底該不該打第四劑?一定要打嗎?
對於第四劑的接種建議,基本上ACIP委員還是一致認為,建議施打族群為高年長者和高風險、免疫低下族群為主。不少學者也根據研究指出,雖然說目前接種並不代表不會感染,但健康的民眾若在感染後能有效進一步喚醒體內的免疫反應,減少重症與死亡的可能,但對於年長者和高風險的族群來說,免疫力容易受到因為疾病而干擾,也無法有效根除病毒,恢復力也會拖得比一般人來得長,容易引起重症與死亡的可能性,因此若追加一劑第四劑,能有效取得更好的免疫作用,也就有更好的保護力。
第四劑後保護力其實能有所提升,減少重症跟死亡的可能性。(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次世代疫苗什麼時候可以施打?
目前市面上所常見的疫苗,包括輝瑞BNT、AZ、嬌生、莫德納、高端、Novavax等,幾乎都是針對一開始的COVID-19病毒株所設計與開發出來的,但隨著時間久了,病毒演化突變,例如Omicron,甚至是BA.4、BA.5、BA2.75等情況發生下,也就是有可能讓第一代的疫苗保護力下降,因此科學家即繼續針對新的變異株持續開放有效的疫苗。
首個問世的次世代疫苗,即為莫德納mRNA-1273.214(50µg)的「雙價疫苗」包含了武漢原始病毒Alpha和Omicron BA.1變異株,不僅已通過英國有條件的施打使用,美國政府、歐盟也都陸續與莫德納達成雙價疫苗的供應,包括加拿大、澳洲等國也在加緊審查,我國食藥署也有收到部分資料,會加速進行確認。在輝瑞BNT方面則持續展開第二、第三期的臨床試驗,目前初步的受試者反應來說,體內產生的免疫力已比過去接種的疫苗來的強,預計接下來各廠牌也會加速開發,提供更強大的保護力,避免重症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