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迎「雨水」!節氣習俗、禁忌、養生重點一次看
2025/02/17
「雨水」是立春過後的節氣。(圖片來源:iStock)
新年後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今年落在 2 月 18 日,這一天代表著冬天逐漸遠離、大地回春,東北季風帶來降雨,滋潤萬物生長,開啟豐年的好兆頭。一起來看看在「雨水」這天有哪些特殊的習俗或禁忌,以及該怎麼進補或做些什麼事吧!
本文目錄
二十四節氣──「雨水」小知識
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為太陽到達黃經330°時,通常時間會在 2 月 18 日到 20 日之間,2025年則是落在了 2 月 18 日。
俗話說「雨水三候」:一候水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當「雨水」節氣來臨,代表冬天已到盡頭、氣溫逐漸回暖,水面結冰消融後水獺下水捕魚、飛到南方避寒的雁鳥紛紛回歸、草木開始萌發新芽,大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
此時東北季風會帶來豐沛降雨,氣候多變且潮濕,有利春耕翻土,相傳只要雨水這天有下雨,接下來一整年都會大豐收,因此也有句俗諺說「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
走出戶外欣賞春天美景,是「雨水」的習俗活動之一。(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雨水」習俗
「雨水」意味著春天已然到來,是出外踏青郊遊、欣賞明媚風光的好時機,而在這一天也有一些特殊習俗活動:
祭神
為祈求來年豐收與闔家平安,有些地方會在雨水這天舉辦祭神或祈雨活動。占稻色
這是從宋朝流傳下來的習俗。從前客家人會把稻子連米帶殼放進鐵鍋中爆炒,透過炒出來的米花顏色來預測今年穀物收成的結果。如果爆米花顏色金黃閃耀,就代表今年會是大豐收。吃餃子
沒想到雨水也有吃餃子的習俗吧!而在雨水這天包的餃子餡料會比較以往來得濕潤,象徵雨水滋養大地萬物。回娘家
出嫁女子在雨水這天帶著燉好豬腳和雞湯回娘家,將湯罐以紅紙和紅繩封好後送到父母手上,象徵「接壽」,意在祝福父母長命百歲,而女婿則可以帶一條紅棉繩跟著太太一起回娘家,以表祝福岳父母福壽綿延。送雨水
新婚夫妻頭一回在新年回娘家時,父母會準備一把雨傘為新人遮風擋雨,一方面是感謝子女在風雨中返家探望的孝心,一方面則是表達希望子女未來一生平安順遂的祝福。拉保保
這是從前中國北方流傳下來的習俗。保保指的是「乾爹」,古代育兒不易,許多人會在雨水這天帶著孩子找家族中有威望成就的長輩認乾爹,希望在這個生機蓬勃的日子裡討個好兆頭,讓小孩能在乾爹的福蔭庇佑下平安健康長大。
「雨水」忌動怒憂慮,應保持盡量心境平和、情緒穩定。(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雨水」四大禁忌
春暖花開的季節通常也是氣候劇烈變換的交接時期,不只容易出現感冒等流行性疾病,也容易誘發皮膚過敏、氣喘、關節疼痛或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加上潮濕陰雨天會讓人們容易感覺疲憊乏力、心情不佳,因此在雨水這天有幾個禁忌要遵守:
雨水禁忌1:忌收冬衣
雖然氣溫開始回暖,但春天氣候不穩定、日夜溫差仍大,出門在外還是要穿著保暖衣物,避免不小心著涼感冒。雨水禁忌2:忌洗冷水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在忽冷忽熱的春天洗冷水容易影響血液循環、造成血管急速收縮而引發疾病。雨水禁忌3:忌食油膩辛辣
重油重鹹的麻辣鍋、油炸和燒烤等食物都會造成腸胃負擔,此時應開始注重養脾健胃,吃些清淡溫補、排除身體濕氣的食物。雨水禁忌4:忌情緒過度起伏
春天不穩定的氣候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好心情,在雨水節氣期間應盡量避免憂慮或動怒,別讓心情劇烈起伏,保持在平和舒適的狀態。此外,因雨水期間濕氣重易傷身,古人也認為男性在這段時間情緒不宜過度亢奮,以免有損陽氣。
「雨水」不宜吃油炸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雨水」食補養生這樣做
中醫認為春天是養肝的最佳季節,除了應早睡早起,讓身體獲得良好的休息,也可以透過食補的方式來強脾健胃、增強免疫力。
飲食上建議「省酸增甘」,少吃酸味或生冷食物,多吃可以增強胃氣的甘味食物如:山藥、蘆筍、豌豆、蓮子、荸齊、竹筍等,同時搭配能蔥、薑、大蒜、洋蔥、韭菜等辛香料,或者在飯後泡杯清熱解毒的枸杞菊花茶,幫助身體祛濕排熱。
在食補之外,中醫師也建議平時可以透過按摩穴道的方式幫助身體舒緩壓力,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提升免疫力,以下推薦幾個穴道:
足三里穴:膝蓋外側向下約四根手指寬的位置。
內關穴:手掌往下三根手指寬度的手腕中間處。
神闕穴:即肚臍位置。
三陰交穴:從腳踝內側往上約四根手指寬的位置。
湧泉穴:腳底板前1/3的凹陷處。
心發現延伸閱讀:
- 開工迎立春!有什麼忌諱?又有哪四個生肖需要躲春呢?怎麼吃才養生?
- 吃湯圓添一歲 冬至由來與習俗禁忌總整理,同步傳授開運秘訣
- 一個人就開吃!個人小火鍋推薦 樂崎濃厚蒜味雞白湯‧小川鍋物12節氣蔬菜盤‧海底撈九宮格套餐滿滿亮點
- 天冷進補小心養身變傷身!只要掌握進補8原則寒冬暖心又暖胃
- 春天最時髦野餐完美掌握4大功略一次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