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話題
分享心發現

2025報稅懶人包:新制免稅額、課稅級距、網路申報一次搞懂

2025/04/30

2025報稅季開跑。(圖片來源:iStock)

 

每當 5 月報稅季來臨,你是不是也光看到一大堆數字就頭暈?本文將帶你迅速了解2025年最新的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等資訊,快速搞懂稅金計算公式,再用手機或電腦一鍵完成申報及繳稅程序。讓你只要坐在電腦前,就能輕鬆解決報稅大小事!

 

本文目錄

 

2025報稅新制》報稅季開跑!2025所得稅申報、退稅時間一覽

每年 5月 1日至 5月 31日是綜合所得稅申報期,今年美國總統川普無預警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股市震盪,對台灣經濟也造成不小影響,因此財政部特別將報稅截止日展延至 6月 30日,同時開放 8 種稅目(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可主動申請免加計利息的延期或分期繳納,不限繳稅金額,最多可延期 1 年或分 36 期(3年),幫助廣大納稅義務人共度難關。

不過繳稅申報期雖然變長了,但退稅期程卻維持不變,按照申報完成時間共分為三個梯次:

  • 2025/7/31:在6/30前完成網路(含手機)申報、稅額試算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回覆,或在5/12前將稅額試算紙本回函至戶籍地國稅局者。

  • 2025/10/31:在5/12前將稅額試算紙本回函至非戶籍地國稅局;在5/13後將稅額試算紙本回函至各地區國稅局;或以人工申報者。

  • 2026/1/20:逾期申報,或申報繳稅及不繳不退,經國稅局核定應退稅者。

只要越早完成納稅申報,一旦確認符合退稅資格,就能越早接獲退款通知。

 

2025報稅時間延長至6/30,但退稅期程不變。(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2025報稅新制》新制上路:免稅額、特別扣除額、所得級距調整

2025年綜合所得稅新制帶來的繳稅優惠包括:

  1. 免稅額度提高
    ‧ 未滿70歲者調升至 9.7萬元。
    ‧ 70歲以上長者調升至 14.55萬元

  2. 標準扣除額提高
    ‧ 單身者調升至13.1萬元。
    ‧ 已婚者調升至26.2萬元。

  3. 特別扣除額4大調整
    ‧ 薪資所得:調升至21.8萬元
    ‧ 幼兒學前:第1胎調升至 15萬元,第2胎以上每人 22.5萬元,適用年齡擴大至 6歲以下。
    ‧ 身心障礙:調升至21.8萬元。
    ‧ 房租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成特別扣除額,且額度調升至18萬元。

  4. 稅率級距
    各級距最高金額分別調升至59萬元、133萬元、266萬元、498萬元

以單身小資族為例,如果家中沒有任何需要撫養的幼兒或長輩,基本免稅門檻等於免稅額9.7萬元 + 標準扣除額13.1萬元 + 薪資扣除額21.8萬元。因此當你的年收入低於門檻總計的 44.6萬元,就可以不必繳稅。

 

今年調升薪資所得、幼兒學前、房租支出等特別扣除額額度,讓納稅人荷包免於大失血。(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2025報稅新制》稅金計算免緊張,實際數字這樣算

看到各式各樣的免稅額、扣除額在眼前飛來飛去,是不是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別害怕!這邊已經幫你整理出簡單又好懂得計算公式,只要按照順序往下走,就能輕鬆算出你的納稅金額。


第1步: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首先確認你要以什麼身分報稅。

綜合所得稅採用「家戶申報制」,也就是除了你本人之外,還必須包含配偶、受撫養親屬(包含未滿18歲子女、60歲以上直系尊親屬,或無謀生能力、患有身心障礙的家屬)共同申報。如果你是一人飽全家飽的單身貴族,只須用一年所得減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以及基本生活費差額即可;已婚者則可以選擇要分開或合併計稅。

【計算公式】
所收入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綜合所得稅淨額

※ 每人都有 21萬元的「基本生活費」,當免稅額與扣除額數字相加大於 21萬元時,這之間差距的數字就叫做「基本生活費差額」,可以列入扣除額度中。

 

綜合所得稅淨額計算公式。(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第2步:計算應納稅額

算出綜合所得稅淨額之後,接著就要參照課稅級距來乘以相應的稅率。

在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累進差額」。舉例來說,假設你計算出的所得淨額為100萬元,就必須以 100萬 x 第二級距的 12%,得出的數字再減去累進差額 41,300元,就是你的應納稅額。

【計算公式】
綜合所得稅淨額 x 課稅級距稅率-累進差額
=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第3步:計算應繳稅額

應納稅額和應繳稅額差一個字,有什麼不一樣?

應「納」稅額指得是你應該要繳的稅,但記得嗎?去年一整年你所收到的薪資或獎金,其實都有預扣稅額,所以應納稅額還要扣掉這些已經預先繳出去的錢,最後才是你今年真正應該繳交的稅金(也就是應「繳」稅額)。

如果扣除下來發現金額變成負的,代表你今年不但不需要繳稅,還可以獲得退稅喔!

 

計算出應納稅額後,還要減去扣繳稅額,才是真正的應繳稅額。(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2025報稅新制》網路報稅超快速:從下載「稅額估算表」到繳稅支付

今年財政部為加速報稅流程,從 4/28 起便開放民眾到「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下載稅額估算表。稅額估算表會自動根據納稅義務人的所得薪資、免稅額度、適用扣除額計算出最有利的繳稅金額,大幅節省民眾痛苦按計算機的時間。

確認你的應繳稅額後,接下來就要開始申報了。除了親自跑一趟國稅局臨櫃申報外,建議可以多利用方便又省時的網路報稅,只要拿起手機,跟著以下步驟一起做就能輕鬆完成!


網路報稅步驟1. 前往財政部「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

分別有線上版、手機版和離線桌機版:


網路報稅步驟2. 身分驗證登入系統

使用桌機或筆電的民眾有 6 種不同的登入方式可以自由選擇:

  1. 手機+健保卡號

  2. 已註冊健保卡(醫事人員憑證)+註冊密碼+讀卡機

  3. 自然人憑證+讀卡機

  4. 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

  5. 行動自然人憑證

  6. 電子憑證+憑證密碼

如果用手機操作,可以透過行動電話認證、行動自然人憑證,或是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登入系統。


網路報稅步驟3. 自動下載「稅額估算表」

登入成功時,系統會為你自動下載稅額估算表,同時詢問是否要自行設定檔案開啟密碼,或是直接使用身分證字號作為預設密碼。


網路報稅步驟4. 確認納稅義務人基本資料

在這個階段,如果選擇直接採用稅額估算表的應繳稅額,只需確認系統上登載的納稅義務人資料是否正確即可。


網路報稅步驟5. 繳稅與退稅

接著要填寫繳稅支付管道以及退稅收款方式。線上報稅的繳納方式非常多元:

  1. ATM轉帳:民眾需自行前往操作。

  2. 委託取款轉帳:填入扣款帳戶後,會在申報期結束時自動扣款。

  3. 晶片晶融卡:線上即時扣款。

  4. 信用卡

  5. 行動支付:包含各大銀行APP、台灣行動支付、ezPay簡單付。

  6. 電子支付:包含一卡通、歐付寶、EasyWallet悠遊付、全支付、橘子支付。

  7. 現金或票據:適用於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

  8. 掃描書表上 QR-code:僅限沿用上一年度繳/退稅成功的納稅人本人帳戶。

而退稅方式則有直撥轉帳(匯入指定銀行帳戶)、郵寄退稅憑單 2種方式可以選擇。


網路報稅步驟6. 申報完成!上傳申報附件

整趟報稅之旅就到此結束了。
如果需要檢附其他證明文件,別忘記在這個步驟上傳檔案喔!

 

稅額估算表採用最新資料,以最有利的方式計算納稅金額。(圖片來源:財政部FB粉絲專頁)

 

2025報稅新制》常見報稅QA

Q1. 去年有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但是今年沒有怎麼辦?

稅額試算服務是由國稅局篩選出符合一定條件者,提供主動試算稅額給納稅人的一種報稅方式,所以不是每年都有、也不是每個人都有!
想知道自己今年有沒有符合條件,可以上網查詢:https://gov.tw/CjZ
就算你符合條件卻仍未收到通知書,也可透過財政部的網路申報系統直接下載「稅額估算表」。


Q2. 稅額估算表計算出我今年不必繳稅,是否可以直接躺平不處理?

不可以。
就算今年的應繳稅額為 0元,甚至可以獲得退稅,都應該上網或透過電話語音完成申報程序。


Q3. 不小心忙到忘記報稅怎麼辦?

雖然可以事後補報稅,但每超過3天,遲繳稅額須加徵1%滯納金。超過30天仍未完成納稅者,將會遭到強制執行。要是持續裝傻被國稅局查到,還會被處最高3倍的罰鍰,絕對得不償失!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