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話題
分享心發現

夏天來了!24節氣「立夏」6習俗3禁忌,教你輕鬆養生抗暑氣

2025/05/05

24節氣中的立夏,代表夏天即將開始。(圖片來源:iStock)

 

春天似乎才報到沒多久,夏天的腳步就緊跟在後。接下來要在5月5日登場的「立夏」是一年中第7個節氣,代表夏天即將開始,天氣將變得越來越熱。和其他節氣一樣,在立夏這天有些禁忌需要多注意,也有做了就能招好運的習俗活動,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二十四節氣──立夏代表的意思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標誌夏季開始的日子,通常會落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這天之後日照時間會變長,氣溫逐漸上升,降雨量也跟著增加,對農民來說是作物相當重要的生長關鍵期。在古代立夏也被稱作「春盡日」,象徵春天結束、夏天即將開始。

 

量體重是自古流傳的立夏習俗之一。(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立夏6大習俗活動

立夏習俗1. 出嫁女兒回年家
台灣有句俗諺叫「入夏補老父」,意思是在這天應該要為年事已高的父母進補。因此立夏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麵線返家,一方面幫許久不見的爸媽進補,同時也帶回福壽綿延的祝福。


立夏習俗2. 量體重
平常害怕面對體重機上的數字?不妨在立夏這天破個戒吧!
古時候人們認為立夏的酷熱天氣會讓人食欲不振、力乏氣虛,因此在立夏這天量體重可以防止病痛纏身,健康度過整個夏天。


立夏習俗3. 划龍舟喝雄黃酒
是的你沒看錯!因為端午節與立夏時間相近,有些地方的人們會在立夏這天提前開始舉辦划龍舟競賽。而雄黃酒具有驅邪特性,古代人們相信在炎熱的立夏喝雄黃酒,能幫助強身健體、避免邪氣入侵。


立夏習俗4. 吃雞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意思是在立夏這天吃雞蛋,就不怕夏天的熱氣,所以有些地方會有吃「立夏蛋」的習俗。以現代科學角度來看,雞蛋能提供良好蛋白質,對於因天氣炎熱而影響胃口的人們來說,是相當好的營養攝取選擇!


立夏習俗5. 吃蒸餃
用白淨Q彈的皮包裹蔬菜與鮮肉,再放進蒸籠做成蒸餃,象徵將春天收成的萬物生機通通吃進肚子裡,以迎接夏季的到來。


立夏習俗6. 吃糯米製品
糯米在中醫有著健脾胃、補養正氣的功效,非常適合讓年長、食慾不振的人快速恢復體力。在立夏這天我們不妨適量吃些粽子、糯米糰等來滋補身體。

 

綠豆湯清涼消暑,適合在天氣變得炎熱的立夏時飲用。(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立夏5招養生也養心

立夏養生方法1. 心平氣和,養心為上
立夏時節陽氣漸旺、氣溫明顯升高,炎熱天氣容易讓人變得心浮氣躁,這個時候懂得「養心」是最重要的。透過適度的放鬆,比方在休息時間聽音樂、做點拉伸運動、看本好書,都可以幫助自己減緩壓力,獲得身心平和與穩定。


立夏養生方法2. 多吃時令養生食材
進入夏天,高溫會讓人體大量流失水分、食慾不振,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想要有效補充體力,可以在立夏這天多吃些當季時令出產的黑木耳、小黃瓜、綠豆、蓮子、苦瓜等,幫助消暑氣、解燥熱;此外,在中醫裡屬性溫和的羊肉、糯米等也是相當不錯的食物。


立夏養生方法3. 外出飲食注意衛生
不管是習慣在家煮、出去吃還是叫外送,隨著立夏過後天氣變得炎熱,從新鮮食材的挑選、烹煮過程,到食物存放的環境與溫度,都是可能造成食安問題的重要關鍵。平時多注意飲食衛生,才能小心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立夏養生方法4. 適度運動保持活力
立夏之後陽氣日漸旺盛,正是培養體力與提升免疫力的好時機。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和緩不激烈的運動方式,像是利用游泳消暑解熱,慢跑與散步有助於身心放鬆,太極則能幫助調和氣息、強化內在能量。


立夏養生方法5. 降溫防曬抗中暑
立夏時節氣溫明顯上升,熾熱陽光與紫外線的雙重考驗隨之而來。在室內要開起電風扇、保持內外空氣流通;外出時則應做好防曬措施,基本的防曬乳、帽子、陽傘不能少,如果長時間待在戶外,也要隨時補水、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出現頭暈、噁心的中暑症狀。

 

立夏時切忌衝動與人起爭執。(圖片來源:iStock)

 

二十四節氣──立夏3大禁忌不要做

立夏禁忌1. 不能坐在門檻上
民間傳說立夏這天也是門神的生日,因此坐在門檻上擋住門神出入,等於是對門神的大不敬,會從此影像到你的前途,是絕對NG的行為!


立夏禁忌2. 不能隨便發脾氣
天氣熱大家的心情都容易躁動,講話太直接、做事太衝動都容易和別人起爭執、與人結怨,更因此帶來壞情緒。


立夏禁忌3. 不能吃太補
夏天吃太補容易上火,讓氣血循環變差,更嚴重一點甚至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在炎熱的天氣哩,應該要多吃些清淡溫涼的食材,例如綠豆湯、炒苦瓜、青草茶等,幫助身體降火氣。

 

 

心發現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