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控看過來!鹿港小鎮老街新風貌
2022/05/11
『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點出了鹿港早年有多繁華,境內的鹿港天后宮從清初便供奉著福建水師施琅從福建湄洲奉請的媽祖娘娘,因此天后宮一帶發展歷史甚早,存留著許多古蹟、老宅,原本頹圮荒廢的院落、街巷在返鄉青年的努力下,陸續翻修重生,成為饒富趣味的創生基地,適合慢遊品味。
感受鹿港老宅特有的古樸韻味
夜深的鹿港少了喧囂的遊客,寧靜地似乎連貓咪走在牆垣的腳步聲都聽得見,今晚的住宿特別選了百年老宅翻修的「小艾謙和人文民宿」,這棟位在九曲巷內的兩層樓的老屋建於清代,庭院、磚牆、樑柱與木格窗花等細節經過整理與強化,在原本的架構下保持著老宅特有的古樸韻味。
一早在老屋裡醒來,一時之間以為自己穿越了,披上外套走到鹿港老街吃一碗百年飄香的王罔麵線糊,還有粉漿蛋餅、肉包,用行動感受鹿港的晨間日常。
鹿港老街存留著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屋,早年傳統聚落的風情無所不在。(圖片來源:妮可魯)
近幾年一些返鄉青年為了保存這些有歷史意涵的老宅,組成「著鹿計畫」,籌募經費整修像是小艾謙和民宿這樣的老屋,在保存外觀架構、強化內部細節等原則下,翻修成民宿、咖啡館、工坊,也讓更多回到家鄉、有意願創業的青年有「著鹿(陸)」的地方,開啟各自夢想的旅程。
小艾謙和民宿保留老宅的原始架構,勾勒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生活樣貌。(圖片來源:妮可魯)
搭乘三輪車穿梭在鹿港老街
參加當地的導覽行程,在導覽老師帶領下搭乘電動三輪車穿梭在鹿港的大街小巷,來到往日居住的討海人的北頭漁村。這裡曾繁盛一時,但1990年因道路拓寬計畫拆除掉不少紅磚老屋,居民也逐漸外移,留下許多年久失修的廢宅。
搭乘電動三輪車,穿行在鹿港的大街小巷。(圖片來源:妮可魯)
有百餘年歷史的北頭文化館,曾是當地蔡氏家族的老宅,北漂返鄉的蔡槐澤申請公部門補助計畫將老宅修復,成為保存歷史空間的文化館。福州杉的樑木、穿斗式的建築構造,阿嬤的紅色眠床、五斗櫃、梳妝台等老物件,浴室裡拼貼著磁磚的磨石子浴缸、舊式廚房,以及富有歲月感的生活器具羅列在期間,呈現初早年傳統聚落的生活樣貌,除了作為文化保存空間,也提供住宿體驗。
民宿裡傳統的紅眠床,呈現出阿嬤那個年代的懷舊氛圍。(圖片來源:妮可魯)
北頭漁村的另一個角落,同樣是三合院老宅翻修的「北頭娛椿共同實驗室空間」又是另一種風味,羅列著各色美酒的吧檯在入夜後氣氛熱烈,參加「著鹿」計畫的青年們常齊聚在這裡,板凳、破桌一拉就成了酒桌,興趣是修復老宅的店主和大夥們一起高談闊論,交換心得,不忘送上混合了麵茶、或是酸梅湯、梅酒的創意調酒,讓這座百年歷史的老三合院愈夜愈熱鬧,充斥著音樂與談笑聲。
隱身在北頭漁村的北頭娛椿共同實驗室空間,在改裝翻修前曾經是棟廢棄在時光洪流中的老宅。(圖片來源:妮可魯)
三合院老宅翻修的北頭娛椿共同實驗室空間,入夜後的吧檯充斥著音樂與美酒,笑語不絕。(圖片來源:妮可魯)
日治時期警察宿舍 化身青創基地
三輪車載著乘客在鹿港穿街走巷,來到日治時代警察宿舍翻修的「和興青創基地」,兩層樓的日式木造建築和門口的洗石子門柱觸動鹿港人的往日回憶,經過整理與強化架構後,8棟建築內進駐了青年返鄉創業的9家品牌,為老屋找回新生活力。
和興青創基地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警察宿舍。(圖片來源:妮可魯)
有著榻榻米和室的「時光習作」,可以體驗絹印,以及選購將傳統木窗花融入雜貨的文創商品;「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藉由趣味小物介紹鹿港鰻魚養殖文化;「所宅實驗室」提供每日現做的烘焙點心與咖啡。可以在「白玥堯共同創作空間」用店主創作的陶器茶具來品茶,也可以在「參先生工作室」用剩餘的布料邊角DIY卡夾、名片夾、杯墊等日常用品。
手作體驗的過程中,啜飲著咖啡、品嚐點心,讓躁動的思緒慢慢放空,靜下心來感受周遭空間的美好,聆聽返鄉青年聊他們回到鹿港創業的故事,也許自己也會從中得到些啓示與收穫。
經廢棄的歷史建築,翻修整建後成為返鄉青年的創業基地。(圖片來源:妮可魯)
透過DIY手作體驗的過程,靜下心來感受老屋空間的歲月靜好。(圖片來源:妮可魯)
小艾謙和人文民宿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金盛巷40號
北頭文化館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郭厝巷50號
北頭娛椿共同實驗室空間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郭厝巷32-1號
興青創基地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08-8號
心發現延伸閱讀:
宜蘭農遊樂 搭鴨母船、採春茶樂當一日農夫
放慢步調 住進金門百年閩式老宅
府城裡的小京都 和風老宅好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