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路上
分享心發現

當一日恆春人 就從古城開始

2022/07/12

艷夏的墾丁大街,愈夜愈熱鬧,南灣更是青春洋溢,擠滿戲水人潮,而另一側的恆春老街則像是奇異博士開啟的平行時空,古城門鎮守著悠緩安靜的氣息,許多從墾丁出走的店家選擇落腳在這裡,就是愛上那份歲月靜好的恬靜......不妨挑個陽光稍微不曬的午後,跟著「老城在在」的導覽員,聆聽關於恆春的故事,遊走在城牆上,感受這座孕育在落山風裡的古城浪漫。

遊走在恆春古城的時光軸線上

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日軍登陸台灣與原住民展開激戰,也就是電視劇《斯卡羅》描述的時代背景,清朝派任沈葆禎擔任欽差大臣,調遣軍隊前往台灣協防,並與日本交涉,並在台南安平建設砲臺備戰。

幸好日軍不耐南台灣瘴癘之氣,最後以簽訂合約了事,沈葆禎有感於台灣建設的重要,於是向清廷請旨解除限制漢人渡台禁令,讓大量漢人來台開墾,開山撫蕃之外,更在引爆牡丹社事件的地點設置恆春縣,修築城牆、城門予以防衛。

恆春古城的西門,是座人車仍可通行的古蹟。(圖片來源:妮可魯)

來到南台灣的沈葆禎,覺得這裡真是四季如春,便為這個新建的縣城命名為「恆春」,至於墾丁的地名來源更是直白,意為「來恆春開墾的壯丁」,隨著渡台禁令解除,許多潮州人來到恆春,恆春老街上會有那麼多賣綠豆饌的,正是因為綠豆饌是潮州人愛吃的消暑甜品,這樣一起跨越黑水溝,落腳恆春。

「恆春古城是全台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建築,東、西、南、北這四座城門都沒被破壞太多,我們腳下的是西門。」陽光爛漫的午後,參加在地青年帶路的導覽遊程「老城在在」,以步行的方式踩踏在恆春古城的時光軸線上,聆聽關於恆春的過往今來。

跟隨在地青年擔任導覽的「老城在在」遊程,遊逛在恆春老街上,聆聽關於恆春的故事。(圖片來源:妮可魯)

圍坐在西門城門上的古城牆邊,導覽員秀出日治時代的老照片,「二戰時被日軍徵召的青年,就是從西門出發,照片中可看到鄉親舉著標語在旁送行,電影《海角七號》中描述的日人撤台,也是從這裡出城,搭船遣返日本。」透過老照片可發現百年前的西門模樣和現在沒差多少,街道旁兩棟商家建築和照片裡的一樣,老宅新生成為咖啡館,城門另一側的猴洞山公園和古井更是沒變,仍是當地居民散步休憩、黃昏欣賞落日的所在。

漫步在西門兩旁的城牆,對照老照片,遙想古城當年。(圖片來源:妮可魯)

西門旁邊的猴洞山公園,和以前一樣是當地居民散步休憩的好去處。(圖片來源:妮可魯))

恆春三寶、三怪又代表了什麼?

「恆春三寶也是從西門運到車城那邊的海口港,裝載上船送出去賣,說到恆春三寶,大家知道是哪三寶嗎?」大家紛紛舉手,答對的問題愈多,便可從導覽員手上收集愈多代幣,可換取西門旁老宅咖啡館的飲料,幸好一路上有仔細聽導覽,知道其中一寶是瓊麻,日治時代恆春大量種植瓊麻,用來製作繩子、麻袋,而另外兩寶則是洋蔥和滿州鄉栽種的港口茶。

除了三寶,恆春還有三怪,這題我們就回答不出來了,「答案是落山風、檳榔、恆春民謠。」導覽員說恆春的落山風吹起來比颱風唬人多了,那刺骨的寒冷要靠嚼食檳榔來怯寒暖身,恆春民謠那首最出名的『思想起』歌詞中的「思呀想呀起~」的思呀,就是在形容落山風咻呀咻呀,吹得人牙齒直打顫的聲音。

古城裡仍存在著一些日治時代留下來的老建築,有些荒廢,少部分修復為咖啡館。(圖片來源:妮可魯)

遊程中回答問題可獲得代幣,累積起來可在古城老宅咖啡館裡換取飲料或點心。(圖片來源:妮可魯)

走在恆春老街上,會發現路邊賣檳榔的攤子像賣水果的一樣多,恆春人吃檳榔不用加紅灰、荖葉,像吃棗子一樣直接啃嚼。導覽員從包包中掏出一小袋乾乾扁扁的東西,說這是檳榔乾,以前的人在秋冬吃不到新鮮的檳榔,檳榔乾就是用來解饞磨牙的替代品。

「老城在在」遊程的尾聲,不可免俗的經過電影《海角七號》裡主角阿嘉的家,當然要拍照留念,選張明信片寫一寫,投寄在老房前的綠色郵筒裡,代替電影故事裡未能寄出的情書,讓思念穿過恆春古城的老城門,投遞到大海的另一邊。

電影《海角七號》裡曾出現的「阿嘉的家」。(圖片來源:妮可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