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
分享心發現

快能Apple Pay進捷運站了!北捷閘門將於10月支援QR Code與信用卡感應

2025/06/19

 

臺北捷運預計在2025年10月全面完成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支援QR Code以及信用卡感應服務。(圖片來源:臺北捷運)

 

臺北捷運預計在2025年10月全面完成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汰換老舊設備,並引進多元支付服務,目前安裝更新完成進度已超過六成;完工後將支援更多元的支付方式,除了現有的悠遊卡外,還將加入QR Code以及信用卡感應服務,也就是意謂著未來使用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LINE Pay、悠遊付、icash Pay、iPASS MONEY、街口支付、玉山Wallet、全支付、全盈+PAY、台新Pay等電子支付就能進捷運站,而在未來也將陸續和其他電子支付業者合作加入營運。

 

 

本文目錄

 

 

不變動原有箱體結構!臺北捷運將以延伸箱體增加QR Code及信用卡感應區

根據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指出,「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案」共計安裝2,361套多元支付外掛箱體,整體型式在不變動原有箱體結構的前提下,以延伸箱體增加QR Code及信用卡感應區,帶來更進一步的QR Code與信用卡感應服務。

 

另外,感應區域參考衛生福利部了2017至2020年統計資料,將臺灣18至65歲台灣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0公分、女性平均160公分納入考量,同時以人體工學考量為出發,將QR Code掃描區設置在上方,信用卡感應區則以大約60度角設在下方,這樣的配置除了更易於操作,也能有效解決過去部分Apple用戶掃描QR Code時,可能發生誤觸Apple Pay自動跳出的情況。

 

未來北捷閘門感應區域參考衛生福利部了2017至2020年統計資料,將臺灣18至65歲台灣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0公分、女性平均160公分納入考量。(圖片來源:臺北捷運)

 

另一方面,針對外界關心多元支付是否會影響通行效率的問題,則是參考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自動收費系統設計規範」,每個閘門應能每分鐘通行60人次,目前辦理的「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案」之多元支付通行標準,也是依據此規範辦理;基本上只要操作方式正確、設備運作沒問題,應該不會影響支付速度,但畢竟是新功能推行,對於通勤族來說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就是了!

 

 

臺北捷運:設備可用度達99.4%以上,未成功感應可洽車站詢問處求助

臺北捷運每個月都會進行閘門感應功能例行檢查,目前設備可用度達99.4%以上,若感應區出現異常,也會立即派員到場維修;於票卡感應當下如有「前次進/出站未正常感應票卡」、「皮夾中多張票卡同時感應」、「票卡折損致感應不良」等情形,閘門均會請旅客重新感應或發出警音,避免誤刷或當下有交易失敗情況。

 

臺北捷運表示,目前設備可用度達99.4%以上,若感應區出現異常,也會立即派員到場維修。(圖片來源:臺北捷運)

 

臺北捷運強調,旅客感應票卡時要與前一位旅客保持適當距離,手持單一票卡靠近感應區,勿將票卡置於包包或皮夾內,避免多張票卡重疊影響感應;感應成功時,閘門將開啟門擋,螢幕顯示綠色箭頭,且發出「噹」一聲鋼琴音,提醒並請儘速通過;若未成功感應票卡導致無法進出,均可洽車站詢問處協助處理,即可接續使用。

 

心發現延伸閱讀: